知道光明神殿在這個聖輝鎮上的付出有多大,商人們也就認可了這個由光明神殿製定的潛規則,販賣骨材這種不光彩的行為在上層的默許之下,迅速的在聖輝鎮興盛起來,並成為整個城鎮發展的動力源。
駱繹不絕的商人們也為聖輝鎮帶來了必要的建城材料,隨著城鎮的規模越來越大,防禦力也相應提高,加上商人們雇用而來的護衛,整個鎮子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光明神殿已經不需要在這裏駐留過萬的戰鬥人員了,
從開始進入,到完成初期預定目標,一共用掉了二十年,聖輝鎮扭虧為盈,不但不再需要光明神殿的誌願,反而每年都為光明神殿帶來大量的收益,並且提供了一個相當不錯的新人試練之地,百年攻略的第一步順利完成。不過,分歧也就此產生。
騎士派認為條件已經成熟,應該是時候進行第二步了,組織人手向著沉冤沼澤深處再次挺進,建立第二個前沿基地。而祭司派則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應該最大限度的榨幹聖輝鎮的價值,之後再繼續進行第二步,這才是最好的選擇,現階段最應該做的是找回前一段時間被黑暗神殿一直壓製的麵子,維護大陸第二勢力的權威。
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一個說對方保守固舊,一個說對方冒進。兩邊都有道理,騎士派的做法貫徹了既定的計劃,相信第二個基地建立之後,冒險熱潮是必然的了,光明神殿將要得到的利益必定遠超聖輝鎮;祭司派的說法也頗有道理,之前在聖輝鎮上付出的代價和精力,現在也隻是剛剛緩過來,馬上就開始進行下一個基地的建設,是個考驗,而且這二十年來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聖輝鎮的安危,對於黑暗神殿的挑釁一直處於隱忍狀態,這對於廣大的信徒來說是個不好的信號,光明神殿必須要作出一定的姿態,維護自己的形象,這是保證其大陸第二勢力的基礎。一個神殿組織,一旦失去了信徒們的支持,那麼衰敗就是必然的結局。
權衡了利弊得失,首席大祭司選擇的沉默,由得兩派去爭執,實際上也就等於是接受了祭司派的選擇。冒險和賭博,不是一個執掌者做事的選擇。
之後的幾十年裏,光明神殿一直瑣事不斷,百年攻略被無限製延長,騎士派也不像初時那麼積極了,隻是偶爾提及一下,算是跟祭司派爭執時的一個話題吧。
直到新的騎士長諾頓上位,這個激進的騎士派新人領導,對於百年攻略推崇備至,期望能夠在有生之年見到計劃的完成,所以一再提及這個問題,而拖了這麼多年大祭司也不好意思拒絕,祭司派的反對意見也越來越無力,眼看著就要成行的時候,雪域突然出現了極大的變故。
從神聖旨意那裏得知了整個混亂之製的內容,整個光明神殿震撼了。從來沒想到過居然會有如此膽大妄為之輩,以弱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實力,居然膽敢操縱引導提亞大陸排名前十的四方勢力,最後還要火中取栗,旅者,這個新生事物第一次進入了高層的視線。
雪域對於光明神殿的吸引力絕對夠強,相比於百年攻略的未知性和不可料性,這個針對雪域的計劃更加的吸引光明教廷,再加上還有一個神聖旨意從中接應,沒有理由放棄的,祭司派幾乎是鼎力支持,騎士派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僅僅四個多月的時間,傳承了數百年的月神殿就灰飛煙滅了,期間的曲折經曆非外人所能理會,旅者在這一場混亂之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光明神殿開始認真的麵對旅者這個新生的力量。
諾頓更是從中找到了支持自己的理由,旅者等於冒險者。這一段時間,諾頓反複的提及百年攻略,擺事實,講道理,但是最關鍵的一條論據一直沒有放出來,他在等待一個機會,想要一舉決勝,不給祭司派任何反駁的機會,而且諾頓發現大祭司已經有了一定的傾向,不再是不偏不倚的姿態,機會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