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琉球高僧(下)(2 / 2)

陸雲一從那日在溪邊昏倒,就再未見過愚印,但這小和尚如今身係藏功洞的秘密,海龍團寧海箏沒有放過他的道理,十之八九早已把他擒住。而時下愚印境遇如何,海龍團是否極盡手段從他口中套取秘密,就更無從得知。

陸雲一每每想到此處,都頗為自責,覺得是自己害的愚印被擒。此時被彭和尚問起,覺得不管如何措辭,自己都難辭其咎。隻有那日離開小寺後的遭遇原原本本的講了出來,心想彭和尚是前輩高人,也是天地會的朋友,所以霍翔臨終前教愚印背誦藏功洞路途之事也沒有隱瞞,盡數告訴了彭和尚。講完又道:“晚生實在有負大師所托,未能護他周全,讓愚印為奸人所擄,我……

彭和尚聽後搖頭道:“阿彌陀佛,劫數啊劫數。我隻道霍先生會把那藏功洞的秘密托付與你,沒想到他卻知道愚印自幼腦力驚人,佛經過目不忘,而把這如此重大的事情交給了他。”

彭和尚又搖了搖頭道:“不瞞陸少俠,貴派藏功洞的秘聞,老衲也知道不少。當年駱先生要把珍器重寶藏於深山,便是要遠離塵世,少惹禍患。殊不知,人心貪欲無窮,即便是萬千大山,又怎麼能擋得住人的貪婪之心。

離貪自在行,誰亦不相幹,王侯亦難享,知足閑居歡……逐欲未得足,生惱複失意,若人無所求,彼福無窮盡。善哉善哉。”

陸雲一想到霍翔經常去寺中聽他講經,彭和尚知道武夷東宗藏功洞的秘密也不奇怪。再聽他後來所吟,竟是佛經中一首譴責人貪欲不足的小詩。不禁感歎:這才是高僧的胸襟,不但思考愚印一人一事,更是嗟歎世人貪心不足,引起無窮風波恩怨。可為什麼諸多佛祖聖人教化世人幾千年,仍然不能使人人向善?

陸雲一正想的出神,又聽彭和尚說道:“小童持金而行於市集,自然人人覬覦。陸少俠不用太過自責,你當時身重劇毒,自顧尚且不暇,愚印的事怪不得你,也怪不得霍先生。要怪也隻能怪世人貪婪欲望,泯滅本性。隻願愚印無論如何不要開口,他口一開,不單單辜負了霍先生所托,而且誤了自己性命,還會使駱先生的寶藏落入世間,引來無數罪孽。

我看陸少俠現在氣色不錯,當日所中的毒,已然無礙了吧?”

陸雲一道:“多謝大師掛念,全賴關虎關大哥盡力救治,如今已經全都拔了個幹淨。倒是大師您,當時與我們同處殿中,卻沒有受毒香所侵,當真神奇之至。”

彭和尚嗬嗬一笑道:“說來僥幸,老衲我所練內功與他人不同,吐納呼吸之間慢於常人三五倍,所以直到發現殿中香氣有異,也沒有吸入多少毒香。當時形勢不明,並未揭破,卻沒想到殿中其實另有他人。隻怪平時對自己耳目之力太過自負,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哪位孟姓女施主偷偷潛入殿中,其身法之高明詭異,讓人匪夷所思。隻是沒想到,一個大意,卻害了霍先生性命,又累的愚印被擒,罪過罪過。”

陸雲一心中震驚:“師父曾說,內家修為極深的高手,平時呼吸極慢,吐納平穩,血息放緩,猶如龜眠。難道彭大師的內功已經精強如斯。怪不得能夠不為毒煙所侵,又能以一敵多,不落下風。不知我練到何時,才能到達如此境界。”

不一會兒,林遠與方卓輝回轉,四人一同用飯。席上,彭和尚道:“方執堂、林軍師,我看天地會在南投縣秣馬厲兵,調動人手,卻又不像是要舉旗起事的樣子?這到底是所為何來啊?”他隻比陸雲一早到一步,並不明白南投的情況,見到天地會這田莊中一副大戰在即的樣子,才有此問。

方卓輝趕緊向彭和尚講明了南投的情形,沒想到彭和尚一聽到日本人招攬當地山賊之事,當即變色道:“賣國求榮,禍害同胞,甘為日本人鷹犬者,人人得而誅之。”彭和尚本就是琉球人士,隻因琉球被日本所占,這才流亡台灣,所以這句話說的殊無出家人的祥和之氣,取而代之的確實一份悲痛之情。又問道:“既然如此,方執堂林軍師如今可有破敵之策?”

林遠道:“在下剛剛想到了一個計策,隻是羞於向大師啟齒。”

彭和尚道:“林軍師為何這般說?是林軍師的計策太過毒辣,顧及我出家人身份不好講麼?兵不厭詐,再說對付這種敗類,又用得著講什麼道義,林軍師多慮了。”

林軍師搖頭笑道:“並非如此,而是此計需要大師您出馬幫忙。可我們都知道大師是出家人,這等血腥殺戮的俗事,又怎開得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