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君恩 (六 上)(1 / 2)

第五章 君恩 (六 上)

在兩年多的剿匪生涯中,通過那些親眼所目睹民間災難,旭子心中對於楊廣的認識基本已經定了性。雖然他一直不願意譴責對方昏聵無能,但對方包庇權奸,縱容貪汙,對民間疾苦視而不見等種種行為卻沒有一樣不令他感到失望。而同是這個楊廣,在近距離與他接觸時展現的卻是完全不同的另一麵。此人會為過去犯下的錯誤而感到內疚,此人會為治理不好這個國家而感到憤懣,此人會為民間對其的種種非議而感到委屈,甚至落淚不止。

此人對李旭讚賞有加,不惜力排眾議而對後者進行提拔。此人在國庫空虛,各郡錢糧大半運不到東都的情況下,還信誓旦旦地保證要為汾陽軍解決後顧之憂。此人擔心李旭的衝動,居然要求他短時間內不要去討伐羅藝,而是坐等對方耐不住性子露出破綻。此人……

一時間,公義私恩在旭子心頭糾纏。令他的身體一半炎熱如湯,一半冰冷若雪。站在當場,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該向楊廣表示感謝,還是坦誠地告訴對方事實真相。大隋朝各地早就亂了套,裴矩等人口中的芥癬之癢,目前已經成為膏盲之毒,如果陛下再不振作起來的話,大廈不日將傾!

“陛下,末將,末將得陛下眷顧,心中深感大恩!”他用顫抖的聲音說道,仿佛靈魂已經脫離了軀殼。但沒等他將話說完,楊廣已經又一拳打將其打醒,“看你這熊樣!你是朕的心腹,朕不替你照看後路,還替誰照看。況且這次叫你去博陵,也不是光去享福。那裏前無大河後無高山,是個名副其實的四戰之地。若是派了別人去,朕還真的不放心!”

‘難道陛下對地方上的情況心知肚明,隻是不願意說破麼?’旭子楞了楞,一廂情願地想。‘陛下知道權臣誤國,所以一直韜光養晦。待到時機成俗,一鳴驚人。’這個想法令他感到全身燥熱,但楊廣接下來的話很快就讓他的希望徹底破滅,“河北這兩年盜匪很多,但都沒怎麼成氣候。朕聽說你的老家附近有一個賊頭王須拔自稱漫天王,還有一個賊帥魏刀兒自稱曆山飛,你可以先拿他們兩個練練兵。你的治所東邊是竇建德,朕已經派了楊義臣去,估計很快就能把他剿滅掉。至於西麵麼…….”楊廣猶豫了一下,很快又非常大度地做了個手勢“算了,西麵的事情朕不難為你,朕自然會做出安排。你好好煉你的兵,明年咱們君臣都緩上一口氣。待後年開春,朕還要去征討高麗。到時候讓你做朕的開路先鋒,扶餘道大總管!”

“陛下還要征遼麼?”李旭大吃一驚,全身上下涼了個透。以大隋朝現在的情況,高句麗不興兵犯境,已經算是高元狗賊君臣無智。大隋居然還準備再次打過去,恐怕兵馬沒等集結,各地士卒早已經造了反。

“你也不讚同朕征討高麗?”楊廣看到李旭神色大變,狐疑地問。他在今年年初時就籌劃著第四度征遼,諸臣之中除了裴矩和宇文述讚同外,其他人都委婉表示了反對。對於那些已經年過半百的老臣,楊廣可以認為他們是人老血氣不足。對於那些喋喋不休的文官,楊廣認為他們發對的原因主要是被第一次兵敗嚇破了膽。文人麼,畢竟膽子小些,不如武將那樣奮不顧身。但連同最驍勇善戰的愛將李旭也反對,楊廣真有些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倉猝了。

“末將以為,欲平高麗,先得保證大軍後路無憂。所以末將建議先平定國內各地亂匪,再議論征遼之事!”聽說過楊廣為了征遼的事情殺過好幾個人,李旭不敢明著跟他頂撞,換了個委婉地方式勸諫。

“難道各地亂匪還能堅持到明年秋天麼?朕麾下那麼多將軍是幹什麼吃的?”楊廣聳聳肩膀,對李旭如此“悲觀”的看法非常不認同。“朕將曆山飛和漫天王交給你。把瓦崗軍交給張大人,把竇建德交給楊義臣。等朕回到了東都,讓樊子蓋親領大軍來河東剿滅敬盤陀。屈突通西進去討伐孫華,你們幾個都是名將,朕不信你們對付不了些許蟊賊!朕在東都看著你們,誰先完成了任務,朕就封他為國公,世代襲爵!”

“末將當竭盡全力!”李旭知道楊廣不會相信各地叛軍勢力已經非常龐大,隻好退而求其次。“陛下若想征遼,最好給末將等半年到一年時間。待末將和幾位老將軍都奏凱而還,羅藝將軍的態度也明朗了,陛下再下征伐令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