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擊鼓 (三 下)(2 / 3)

程知節看了一眼徐茂功,又回頭看了看周圍弟兄,也無可奈何地笑了起來。“我這人嘴巴上就是沒把門的,大夥見諒,密公見諒!”

“什麼見諒不建諒的。咬金快人快語,正對我心。咱們議事時如果都揀好聽的說,那不成了楊廣的朝廷了麼?”李密笑著向程知節拱手,“今後我再有什麼疏失,還請咬金兄毫不客氣地給指出來。咱們如果連聽兩句反對意見的心胸都無,還成什麼大事?不如分了細軟散夥罷了,好歹還能過幾年富足日子!”

眾人被逗得哈哈大笑,笑過之後,一場危機也隨之消弭於無形。李密重新走回地圖前,仔細看了看敵我兩軍的位置,丟下鵝毛扇,四下拱手道:“我欲讓張須陀無法於滎陽立足,但一時沒有什麼太好的方法。哪位將軍若是能想到,不妨上前明言!”

“我們也差不多,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還是密公你先說吧,我等在下麵補充!”吳黑闥笑著嚷嚷道。在他記憶中,李密從來沒這麼謙虛過。但收起傲然之態的李密反而更令人覺得親切,亦更令追隨其的人心底感到踏實。

“是啊,咱們都和程將軍一樣,擅長臨陣廝殺,不擅長長遠謀劃。密公若是想找人商量,還是找徐統領吧!”單雄信在隊列中大聲建議。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都覺得單雄信的話簡直說到了大夥心裏去了。李密聞之,也笑著四下拱手:“披堅執銳,斬將奪旗,我不如知節、雄信。威能立國,義能伏眾,我不如翟大當家。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我不如茂功、彥藻。密唯一所長,便是在大隋朝堂上站過幾個月,知道其薄弱所在,能引諸位下刀而已。所以大夥切莫謙虛,咱們一起來說!”

當即,房彥藻帶人將地圖從牆上取下,直接鋪到了議事廳中間。眾將領圍著地圖站了一個圈,七嘴八舌尋求坡敵之策。不讓張須陀向朝廷交差,這個由李密提出的大方向眾人皆沒什麼疑問。無論原來的瓦崗寨本部將領,還是後來的外八營豪傑,都覺得張須陀是個大威脅,任何能消弱他的辦法大夥不妨都試上一試。但具體如何實施,卻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主張。

有人建議分兵數路,騷擾滎陽周圍的郡縣。地方上越不安寧,張須陀所擔負的責任越大。有人建議繼續李密剛才的謀劃,在兩條運河上製造聲勢。隻要多劫幾次開往東都的糧船,朝廷上肯定有人坐不住。但這些辦法的見效都需要一段時間,欲給張須陀一個下馬威,卻是力不能及。

“諸位有沒有覺得,張須陀老賊的行軍路線有些蹊蹺?”徐茂功靜靜聽大夥議論了一會兒,突然出言提醒。

地圖上的標記顯示,張須陀是兵分兩路走向滎陽。行動稍嫌緩慢的步兵走的是陳留通往滎陽的官道,輜重則走的是運河,由兩千行動迅捷的騎兵護送。這樣走的好處是士兵的負擔小,運河修建的意義便是運送軍資,在它修成後,大隋朝任何一個將領在無外來威脅的情況下都願意把糧草輜重由水道上運。

“對啊,老賊此舉分明是不將咱們大夥放在眼裏!”王當仁第一個意識到徐茂功的話外之意,大聲嚷嚷。如果是太平年月,張須陀這樣行軍無可厚非,可運河距離東郡近在咫尺,他依然敢隻用兩千騎兵押送全軍物資,簡直送上門來邀請大夥去搶。

“押送輜重的是李仲堅和羅士信,他們二人武藝都高強,用兵也極其仔細。特別是那個李仲堅,從出道到現在,身經數十戰,未曾一敗!”謝映登看了看李密臉上的表情,低聲提醒。

“此人與我麾下的弟兄,曾有血海深仇!既然送上門來,密不得不與之一會!”果然,聽到隋軍主將的名字,李密的聲音又淒厲的起來。不像剛才那麼衝動,而是在冷靜中壓製著一種刻骨銘心的仇恨。

“原來他真正想除之而後快的是李仲堅!”謝映登當即心裏雪亮,用眼角的餘光掃了掃徐茂功,若有所思。

徐茂功先前之所以與李密關係處得很僵,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那名隋將的緣故。謝映登清楚地記得,當徐茂功得知李密利用自己和隋將的友情大做文章後,眼神中流露出來的那抹傷痛與憤怒。那是一把三尖兩刃刀,不禁刺傷的敵人,同時也殺傷了自己。負責收集情報的謝映登知道,經李密一手謀劃過的流言,曾經在齊郡郡兵中間引起場不大不小的騷動。但同時,也成了一些人攻擊徐茂功的有力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