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故人 (五 上)(1 / 2)

第四章 故人 (五 上)

此刻,旭子需要的,卻不僅僅是同僚的信任。

羅士信無意中提及的謠言比天邊隱隱的風雷聲給他的震動還大。他為九叔的死而深深地難過,雖然自從聽說九叔成為盜匪頭子的那一刻起,他已經做好了類似思想準備。在無數個沙場奔波的日子裏,旭子甚至暗中乞求上蒼,請求冥冥中的諸神千萬別安排自己去河北剿匪,千萬別讓自己與九叔於沙場相見。

喜歡捉弄人的老天滿足了旭子的要求,沒有讓孫九死在他手裏,轉而給他安排了徐大眼做敵人。讓曾經的好兄弟在沙場上麵對麵舉刀,讓旭子在功名、責任和友誼之間,一次次地煎熬翻滾。“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年少時,旭子記得自己讀過這樣幾句,當時不懂古人心中的無奈,隻會扳起臉臉強裝一幅老氣橫秋模樣。現在,他發現自己隱約懂了一點,卻苦笑著,不願與任何人訴說。

“士信,幫我帶弟兄們回營房!”李旭從親兵手中拿過令旗,一股腦地塞入羅士信手中,乞求。

“仲堅兄別意氣用事,張大人不會相信這些無聊的鬼話!太守那裏,自然有咱們兄弟幾個為你擔保。”羅士信顯然誤解了李旭的意思,以為對方要交出兵權以示清白,著急地大叫。

“要下雨了,今天的訓練就到這兒!我先回,明天早上在校場等你!”李旭衝著羅士信笑了笑,解釋。然後轉過身,慢慢走向自己的坐騎。

他並不是很擔心太守裴操之的反應,在對方眼裏,自己背後有著皇帝陛下這個大靠山。隻要朝廷不理睬紛湧而來的流言,太守府的官吏們即便心存疑慮,也不敢有所動作。

讓他感到萬分沉重的是孫九的死訊,還有隱藏於流言背後的那些別人體會不到的毒牙。對漸漸成熟的旭子而言,隱藏在流言背後的那些東西,殺傷力遠遠超過了流言本身。

旭子不同情那些死在自己手上的敵人。流寇們絕不是什麼傳說中的俠盜,義賊,可能他們最初揭竿而起的原因都是出於無奈,但他們要吃飯,要壯大,要集聚實力對抗官府的征剿,就難免會四處劫掠,四處殘害比自己更弱的人。通過半年多的剿匪生涯,旭子對流賊的行徑和他們所製造的災難已經有了深刻認識,戰場上對這些人絲毫不會手軟。但九叔和這些人不同,在他的印象中,九叔是那樣的正直、善良。這個熱心腸的老漢身上集中了自己父輩的所有優點,重義氣,敢擔當,雖然貧窮,卻沒被生活磨去人性的光彩。如果沒有九叔,旭子不敢保證自己會不會被張三、王麻子等人丟棄在出塞的路上。那樣,就不會再有多彩多姿的草原回憶,更沒有今天的功名與富貴。

他可以否認自己是孫九的弟子,在遼東時,老謀深算的李淵和劉弘基已經幫他找好了一個無處可察,說出後卻給其身份平添幾分神秘的師承。他的師父是一位隱居草原的世外高手,傳說中的磨鏡老人。把這個名號報出去,足可讓很多存心找麻煩的人無從下手。但旭子無法掩飾他與九叔之間的那份感情,那份視之如師,如父,亦如友的感情。很多時候,旭子甚至自覺身上有一股血脈與九叔相連,起伏同步。特別是在一些令人迷茫的選擇關口,旭子喜歡問一問自己,如果劉弘基在這裏,他會怎麼做?如果宇文士及在同樣情況下,他會如何選;如果九叔遇到這種情況,他會做出怎樣的抉擇?!!

在旭子心目中,劉弘基代表著世故,宇文士及代表著功利,而九叔,則代表著人本性中的純良。偶爾,他還會問一問自己如果徐大眼在同樣情況下,會怎樣處之。心中隨之湧起的則是一份溫暖,一份冬天時令自己的心不結冰的溫暖。

然而,眼下親情和友情都成了造謠者手中的刀劍。那個黑暗處的影子對旭子的了解如此之深,幾乎一動手,就是記絕殺。因為旭子心裏明白,如此清楚地知道孫九、大眼和他們三個關係者,用一個巴掌就能數得過來。其中滿足和三人一同出塞,並卷入眼下河南諸郡剿匪之戰的隻有兩個,一個是李旭自己,另一個就是徐大眼。

“這記殺招是茂功想的,隻為了逼得我在郡兵中無法立足,由此可以避免我們二人在沙場上再度相遇!”豆大的雨點從天空中落下來,打在臉上,然後流進嘴裏,很腥,很苦。

這場雨來得非常快,非常急,又非常冷。天地間頃刻就白茫茫連成了一片,風雨中看不見所有人的真實麵孔,偶爾有閃電照下來,顯示出來的也隻是跌跌撞撞的身影。鬼一般,模糊而猙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