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敵方君主喜好虛名這個弱點,高句麗君臣把投降和背信兩條妙計反複使用,玩了個精彩絕倫。三十餘萬武裝到牙齒的隋軍,就這樣活活被拖死在了遼東境內。這場勝利不可不謂恢弘,在高句麗國內,國王高元和丞相乙支文德的聲望一下子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頂點!雖然他們取勝的手段看起來有些不光彩,但隻要結果漂亮,誰在乎過程和手段呢?況且耍無賴是小國的專美。如果哪個小國跟大國玩什麼正大光明,這個國家肯定是自己找死。
這是上蒼賜給高句麗的崛起良機,眼下,大隋在遼東城外的其餘近七十萬兵馬已經軍心浮動。如果高句麗派人將遠征軍盡沒於馬砦水的消息透漏過去,加以推動,貌似強大的隋軍肯定不戰自退。高句麗士兵借著大勝之威殺過遼水,未必不能拿下祖宗數代都夢寐以求的遼西大地。
隻是,大舉反攻的前提條件是高句麗境內不再有殘敵。遼東大地有很多朝秦暮楚地小部落,他們習慣於追隨強者。今天高句麗大勝,他們可以跟在高句麗身後打秋風。如果高句麗兵馬的後路被人抄了,他們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替大隋皇帝陛下立功贖罪。所以,那支逃出去的殘兵,必須盡快被找出來。隻要他們還存在一日,高句麗大軍就不能無憂無慮地殺過遼河。
可這支殘兵卻在夜色中消失了。乙支文德去過對手遺棄的營地,看到過那數千座已經熄滅了的火堆。從火堆周圍的腳印和馬糞數量上來估算,他知道當夜敵軍前來劫營的人數絕對不會超過一千。就是這區區一千死士,卻不但給高句麗軍製造了幾乎三倍以上的傷亡,並且將餓了數日得殘兵救了出去。如果讓帶領這一千死士的將領藏在了高句麗大軍身後,乙支文德永遠都會有芒刺在背的感覺。
他派了五千騎兵沿著烏骨河追殺了兩日,卻沒發現敵軍任何蹤跡。據烏骨城守將彙報,當日的確有支人數近萬的騎兵試圖強攻烏骨城,但在守軍的迎頭痛擊下,敵軍留下了數百具屍體後敵軍倉惶撤退。至今,那些屍體的頭顱還在烏骨水邊堆著。
“一萬鐵騎,要是敵軍有一萬鐵騎,你們這幫笨蛋早把烏骨城丟了!”乙支文德對著烏骨城的信使痛罵。他絕不相信有一萬鐵騎曾經在烏骨城附近出現的,唯一的可能就是,這支兵馬利用快速移動,騙過了烏骨城守將,並於同一天夜晚偷襲了泊汋寨外聯營。
利用騎兵反複奔襲,給敵軍造成大軍壓境後又撤退的錯覺,半夜時又快速殺上來,衝進連營,然後風一樣溜走!如果事實真如此,這支騎兵可以說是支鐵軍,他們一天一夜至少馬不停蹄地跑了二百多裏,並且還有體力向高句麗大營發動一次決死衝擊。
“可如果那樣,從泊汋寨衝出去的步卒又去了哪裏?總不成前來劫營的隋軍還帶著數千匹戰馬吧!”乙支文德百思不得其解。從繳獲的隋軍輜重中他得到了一份大隋頒發給將領們的遼東地圖,在其上麵,隋軍掌握的道路隻有從大梁河轉烏骨水這一條,在大隋軍用地圖上,除了國內和扶餘二城外,其他地域是一片空白。(注1)
“來人!給哥勿、木底和倉岩三寨留守送信!”猛然,乙支文德大叫了起來。那不是空白,身為高句麗丞相的他知道,那些荒山野嶺邊緣存在幾所剛剛歸附高句麗沒多久的堡寨,各寨私兵如今都聚集在自己麾下,如果此時隋軍手中有一幅地圖,幾個堡寨就是褪去衣衫的女人。
“給三寨留守送信,讓他們勿必注意附近動靜。本相馬上派大軍趕到,即便掘地三尺,也要把隋人給挖出來!”
“給三寨送信,千裏火急!”空曠的田野裏,信使的快馬敲出一片金鼓之聲。
注1:扶餘,即今四平。國內,即今集安。下文的哥勿寨,即現在的通化,隋代地圖上此地無城,唐在此設哥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