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國殤 (三 上)(2 / 3)

“啊!”很多在河西岸列隊待發的大隋將士都發出了一聲驚叫,然後,河畔一片死寂。在寂靜如死的河麵上,數艘吃水極深,冒著濃煙的火船順著洪流衝了下來。

“砰!”撞擊聲如重錘般砸在所有人的心頭,連鼓手敲出的節律都為之停滯了一下。緊接著,最上遊那座剛剛搭起沒多久的浮橋被火船撞散,正在過河的士兵們如下餃子般劈裏啪啦落入了紅色的河流中。

被前麵幾艘船擋住去路,第二梯隊的火船速度減慢,卻如獵獵燃燒著,如即將倒塌的廣廈般向第二道浮橋壓去。無法避免的災難麵前,沒有人還能保持鎮靜。第二座浮橋上的府兵們互相推搡著,慘呼著,試圖避免死亡的命運,但火船依舊順著水流,徐徐地向他們撞過來。

前方的士兵努力向後退,後方的士兵卻來不及為他們讓開足夠的空間,無數人在火船撞到浮橋之前已經落水,無數人被自己的袍澤踩在腳下,還有無數人眼睜睜地看著烈火衝向自己。

這一切,不過是數息之間發生的事,岸上的人卻感覺如幾萬年光陰流過一樣漫長。火船燒毀了第二道浮橋,自身也傾覆了大半。卻依然有五、六艘被水流帶著,無可避免地衝向第三道浮橋。

遼河東岸,已經呈獻敗勢的高句麗人突然來了勇氣,呐喊著向府兵們發動了反擊。遠方的樹林裏,土丘後,數以萬計的高句麗伏兵冒出頭,提著彎刀、長矛、弓箭、鐵叉,一群烏鴉般將已經過了河的府兵們吞沒。

借助第三座浮橋渡河的是左武衛將士,第一波衝過遼水,踏上高句麗控製土地的也是他們。眼看著其他兩座浮橋上發生的慘劇,正在渡河的將士們慌了神。互相推搡著試圖退回西岸,整個隊伍卻無法移動分毫。

死亡的火焰一步步沿著血紅的河水迫近,岸上的百萬將士中已經有大半人閉上了雙眼。今天的失敗已經不可避免,雖然在數息之前,大夥還曾嗅到勝利的滋味。但對方的守將老謀深算,誘敵、燒橋、反攻,所有動作無一被掐拿的恰到好處。在火船出現的刹那間,已經過河的那數千將士和第三座浮橋上的數百名左武衛士兵的命運已經寫好,縱使孫吳重生,也無法改變這種淒慘的結局。

有人已經在失聲痛哭,為河對岸血戰與河水中掙紮的袍澤哀慟。有人則瞪大了悲傷的雙眼,目送第三座浮橋上的弟兄們走完其生命的最後一程。突然,他們看到第三座浮橋上,麥鐵杖老將軍正在振臂高呼。哭聲中,沒人聽見他喊什麼,卻發現浮橋上的人群突然一靜,緊接著,橋前方的士兵們高舉著兵器,呐喊著向對岸,向死亡衝去。

“弟兄們,一樣是死,戰死到對岸上去!”第三座浮橋上,亂成一團的左武衛將士聽見他們的老將軍如是喊。接著,就看見老將軍跳下戰馬,拎著他賴以成名的那根鐵杖,從浮橋上一躍而下。

岸邊高高濺起一團水花,將老人的身影吞沒。水花散盡,高大的身軀又呈獻在眾人麵前。冰冷的河水一直沒到麥鐵杖腰際,無數人在河西呼喊著老將軍的名字,他卻沒有回頭,揮舞著鐵杖,招喚著在橋上彷徨和於水中掙紮的士卒,召喚他們一同去東岸赴死。

橋即將被撞斷,水深不可回頭,等死,死於國事可乎?將士們呐喊著,一個接一個跳下浮橋,跟在麥鐵杖身後,衝上對岸。河岸邊,正在試圖回頭向橋上擠的潰兵們楞了一下,緊跟著,大夥一同聚攏在麥鐵杖身後,呐喊著衝向被敵人圍在中央,孤立無援的袍澤。

麥鐵杖不知道橋什麼時候被船撞斷的,也不知道有多少士兵跟著他衝向了敵群。從跳下水的那一刻起,他就再沒有回頭。把一聲功業和無數秘密,統統拋在了腦後。

一個高句麗渠帥帶著小隊騎兵衝了過來,試圖將這股最後的府兵衝散。麥鐵杖迎上去,手起杖落,高句麗渠帥連同他的戰馬一同散了架。剩下的高句麗人試圖為主將報仇,被府兵們七手八腳剁下了坐騎。

有人拉來一匹劣馬,麥鐵杖跳了上去,揮杖繼續前衝。鷹揚郎將孟金叉帶著小隊府兵緊緊跟在老將軍馬後,像十幾年來一樣,親自為主帥擋箭撥刀。又一隊高句麗人衝了上來,為首的將軍試圖利用戰馬的速度將麥鐵杖刺下坐騎,長槊刺來,卻被麥鐵杖側身抓在了手中。接著,一根鐵杖橫掃,將高句麗人掃落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