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國殤 (三 上)(1 / 3)

第四章 國殤 (三 上)

看著用生命搭設的浮橋在自己眼前落成,百萬將士歡聲雷動。

李旭所在的護糧軍人數雖然少,卻喊得比任何一路兵馬都激動。能混入護糧軍的,家中多少都有些門路,因而,這支隊伍中士兵識字的比例遠高於其他諸軍。讀書人的骨子裏向來都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浪漫,他們曾經無數次在古詩文中看到為鐵和血寫下的頌歌,今天,他們親眼目睹到真正的戰爭,雖然僅僅是個開頭,卻徹底顛覆了從書中得來的印象。

眼前這種場景,不能僅僅用悲壯來形容。用慘烈二字來概括,又顯得過於單薄。在兩軍將士的呐喊聲裏,那紅色的血水、螻蟻般消失在眼前的生命,讓人心中充滿了敬畏,對上天諸神的敬畏,對命運與殺戮的敬畏。

一上午時間,護糧軍中的公子哥們不知疲勞地在岸邊搖旗呐喊。他們能看見同伴一張張被嚇得失去血色的臉,也能聽見自己和他人的牙齒一直在不爭氣的碰撞,甚至能感覺到旁邊人的大腿和身體在不停地顫抖。雖然附近呼嘯的鐵弩破空聲讓他們幾度想捂住自己的耳朵,但在這一刻,他們之中大多數人卻沒有想到逃命。的確,他們都是之中大多數人托關係混入護糧軍中,就是為了避免走上戰場。但在浮橋落成的那一瞬間,如果有人下一聲命令,他們會拔出兵器,毫不猶豫地衝向對岸。

左武衛、左翊衛和左屯衛三支先鋒同時啟動,逆著撤下浮橋的人流,衝上了遼河東岸。過了岸的府兵們在低級將校的組織下,快速整隊。重甲兵、刀盾手靠前,長槍兵、輕甲兵居中,弓箭手墜後,一個個小的方陣快速在河對岸成型。

高句麗人如憤怒的蝗蟲般湧了過來,鋪天蓋地。他們試圖搶占河灘,將剛剛上岸的隋軍壓進冷水裏去。府兵們建立起來的方陣則如磐石般巍然不懂,不但將高句麗人的攻擊一次次撞得粉碎,還不斷將陣地向橋頭兩側延伸,為後續過河的弟兄們騰出足夠的空間落腳。過午的陽光正烈,照得河麵鮮紅猶如火焰,無數府兵將士則穿過燃燒的河流,用自己的血或敵人的血,為照亮的天空的紅色再加上濃重的一筆。

“錢將軍,看那,錢將軍過去了!”一個略帶稚嫩的聲音在李旭耳邊響起。他側過頭,看見是唐公家的二郎世民在大喊大叫。在李旭跟隨左武衛武賁郎將錢士雄煉武時,李世民曾經在旁邊偷招,因此,他非常熟悉錢士雄愛惜如羽毛般的那身銀甲。

李旭隻是匆匆掃了李世民一眼,就把目光移回了河對岸。過橋的士兵太多,他的視線總是被聳動的人頭所遮擋。但戰場上所有的場景幾乎相同,目光在某一處被阻擋後,轉到下一處看到的是同樣的壯烈景象。

這是與草原部落之間廝殺不可同日而語的宏大餘慘烈。與其相比,李旭兩年來參加的所有戰鬥,包括在徐大眼調度下擊破索頭奚部老巢的那一次,激烈程度都不及眼前戰鬥的十分之一。至於在回中原途中所參與的馬賊與突厥狼騎的血戰,與河對岸的戰鬥相比更簡直是小孩子玩泥巴,根本不值得一提。

李旭聽見自己沉重的呼吸,也感受到自己幾乎跳出嗓子的心髒。他感到渾身上下被風吹的僵硬,流淌在血管裏的血卻如同被點燃了般灼燒得他全身發痛。除了啞著嗓子呐喊助威外,他不知道自己還能為過河的壯士們做些什麼。但很快,呐喊助威也變成了奢侈,他的嗓子突然間啞了下去,發出的聲音猶如破鑼。

錢世雄將軍的身影又出現在他視線內,戰馬已經被敵人用亂矛戳死,馬上將軍變成了步下武士,卻絲毫沒影響他的行動。隻見他長槊一揮,周圍仿佛就多了一塊空隙,然後再一掃,空隙瞬間增大,身後的大隋府兵快速把將軍衝出來的空隙補滿,將高句麗人向遠處擠去。

李旭看不清楚多少人倒在錢士雄的長槊下,隻看到對方那身銀甲慢慢變成了粉紅色。然後,他看見長槊斷裂,被錢士雄順手拋入敵軍陣中,刺員高麗武將落馬。接著,他看見錢士雄手提一把橫刀,如入無人之境。

高句麗人頂不住了,李旭非常高興地想。不知不覺中,他已經把自己當作了過河士兵中的一員,分外渴望奪取戰鬥的勝利。然而,在目光偏移的刹那,他突然感覺到了萬分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