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國殤 (一 上)(3 / 3)

開皇元年,北周氣數喪盡,禪讓社稷於大隋。有很多宇文家的子弟不識時務,舉兵造反。宇文述少年從軍,殺盡同族,為大隋皇帝立下漢馬功勞,被破格提拔為上柱國,褒國公。

後來在大隋滌蕩江南,平定西域的戰爭中,宇文述功勞都不小。當然,最大的功勞是培養了一個英俊瀟灑的兒子宇文士及,與當今皇帝結成了兒女親家。

“我可夠倒黴的!”聽完宇文世家的來曆,李旭小聲嘟囔了一句。想到自己剛剛冒出些頭來,就惹上了這樣一個大麻煩,不覺心中有些忐忑。再想想宇文士及關於唐公李淵是刻意拉攏,非真心相待的評價,心情更是鬱鬱,連喝到嘴裏的酒都突然一下變成了苦味。

秦子嬰見李旭哭喪著臉,以為他心中害怕,仔細想了想,又低聲安慰道:“不過你也不用擔心,以今天你在點將台上的仗義表現,唐公心裏必然念你的情。縱使宇文家拉攏不成而有心與你為難,有唐公在,他們也需要仔細斟酌!”

“仗義?”李旭有些懷疑地問。白天他在點將台上回答皇帝陛下的問話失誤,害得唐公連忙出列解釋他並非刻意徇私照顧自家子侄,現在想想,當時的情形好不尷尬。這麼糊塗的行為唐公不跟自己計較便是大度,又怎麼會認為自己仗義?

“如果我是你,當皇上問及那句話,理應的回答是‘來懷遠之前與唐公素未謀麵,到了這裏才知道彼此是同族’,而不是自認為其子侄。你那麼一回答,等於自認為唐公心腹。雖然掃了很多人的興,但也禍福難料。唐公當時為了避任人唯親之嫌,表麵上肯定要跟皇上辯解一番。私下裏他卻會覺得你知恩圖報,不為眼前富貴所動。事後,他自然會把你看得更高些。退一步,即便他不承你今天的情,別人若明知道你是唐公心腹還想害你,等於直接向他李家挑釁,不由得他不插手!”

“啊!”李旭張大了嘴巴,半塊雞肉塞在了嗓子眼,咽不進去亦吐不出來。聽了秦子嬰的分析,他終於明白回答一句皇上的問話,還牽扯到這麼多利害得失於其中。既然在別人眼裏自己已經是李家嫡係,也難怪宇文士及專程找上門來挑撥離間了。

看看舉著酒碗在旁邊桌子上與弟兄們一一對飲的劉弘基,看看似醉非醉,雙目卻雪亮異常的周文遠,再看看身邊認認真真替自己分析形勢的秦子嬰。他突然發現,原來做人的學問這麼多,遠遠高於從小到大背過的書本。

“你看那些世家,一個個表麵文質彬彬,其實骨子裏邊髒得很。”秦子嬰的酒有些喝高了,趴在李旭肩膀上,含糊不清地嘀咕,“可這世道就是為他們而設”,他看看被大夥眾星捧月般圍在中央的劉弘基,繼續在李旭耳邊嘀咕道:“想要做點正經事兒,你要麼依附一個世家,要麼自己建立一個家族,否則根本無處下手!”

.......

“老夫今生最得意之事,就是自己建立了一個家族,可以留幾代富貴給你們!。”百裏連營中,老將軍麥鐵杖看著自己的三個兒子,笑著說道。白天接受皇帝檢閱,他受了些寒,晚上回到營中感到身子骨有點發澀。隨軍郎中和兒子們都勸他不要再爭渡遼之功,老將軍微笑著謝絕了這些好心的建議。

當年大陳帝國灰飛煙滅,無數百姓死於刀兵。而那些世家大族,卻總能保存一部分下來,在新朝廷中謀取富貴。

倒黴的總是普通人,勢力越大的家族,越容易熬過風雨,左右逢源。麥老將軍笑了笑,目光穿過夜幕,仿佛又看到了昨日的自己。

自己親手建立了一個家族,麥氏家族,這個家族不比任何百年世家差。人生能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