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個家族起起落落,不是轉眼之間的事。誰見過不朽的殿堂!不過旭子少年得誌,看上他的人家估計不會太少!”劉弘基怕大夥勾起秦子嬰的傷心事,端起酒碗笑著加入調侃隊伍。
聽劉弘基如此一說,眾人的興致更高,紛紛要求李旭老實交代到底誰在路上攔了他。李旭被逼無奈,隻好說出路遇宇文士及,被他拉住閑扯的實情。
“宇文大人談興甚濃,我惹不起他,隻好把耳朵留下來聽他訓話!”李旭搖頭,苦笑著向大夥彙報。至於宇文士及具體說了些什麼,被他在笑談中盡數掩過。
“原來是被皇上陛下的女婿拉了去,不是被人拉了去做女婿!”王元通說話向來沒什麼遮攔,喝了酒後更甚。調侃了幾句宇文士及的身份,笑著問道:“他宇文家可是本朝第一名門啊,難道有女兒待字閨中麼?”
“估計,不少。宇文述大人向來勤於播種!”有人在旁邊亂哄哄地答應。作為護糧軍的一員,凡經曆過那場莫名其妙的襲擊事件和鬥毆風波者,都不會對宇文家有太多好感。
“那可大大不妙,旭子這下有苦頭吃了。據說宇文家的男人素來生得女人相,心思也如女人般難以琢磨。但是他們家的女人麼,嗬嗬,剛好和男人掉過來!”
“可憐啊,可憐,可憐李校尉少年才俊!”大夥看著李旭,皆滿臉憐憫之色。仿佛他已經成了進入虎口的羔羊,就待宇文家這頭大老虎擇時下口了。直到把李旭看得心裏發了毛,才鬧哄哄地轉過身,尋找其他的開心話題。
酒桌上的話題向來固定不到一處,大夥開心過了,也就算了。可李旭卻被人無意間說中的心事,興趣缺缺,四下碰了幾碗酒後,就悄悄地溜回了自己的座位上。
“你還是小心些,宇文家的人,做事向來古怪!”見大夥注意力都轉移到了別處,秦子嬰在桌子底下偷偷拉了李旭一把,低聲叮囑。
“他家人很喜歡與人為難麼?”李旭想了想,悄悄地請教。他老家易縣地方偏僻,民風相對淳樸,關於朝廷內部的掌故平素很少有人說起。所以李旭對官場傾軋的知識了解很少,甚至可以說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而今晚宇文士及的古怪表現,卻非常令人生疑。說他完全懷的是惡意吧,他的話語裏卻不乏逆耳忠言。說他是好心提醒吧,李旭又看不清其動機在哪?
“每個家族為了自家利益都會不擇手段。宇文家大,圖得東西多,所以做事的風格就更狠辣些。別的家族小,能爭的東西少,所以表麵看上去稍為善良。骨子裏,其實都是一路貨色!”秦子嬰看看四下無人注意自己和李旭兩個,以極其低的聲音總結道。
自從未婚妻被宇文述和麥鐵杖兩個老家夥逼得離家出走後,秦子嬰的性格就開始變得偏激,說出的話也極其尖銳。李旭平素總跟他一起練武,知道他心情鬱鬱,所以也不介意偶爾被其言語所傷。但秦子嬰對世家大族一些行為的評價,在李旭眼裏卻是入木三分。
“宇文世家很大麼?”李旭給秦子嬰倒上一碗酒,小聲追問。
劉弘基到別的桌上向弟兄們致謝去了,熱鬧也跟著他移動到另一張桌子上。李旭心中有事,秦子嬰心情不佳,二人剛好坐在一起偷偷地交流。
“大,往大了說稱得上前朝皇族遺脈。在前朝與本朝交替時有功於先帝,把自己的同族都殺了當蒲包。所以被先帝特意留下了來守宇文家香火。到了當今聖上這,又因為平叛有功,生子有福,家中將軍,尚書出了一大堆!實際上,就是個放羊的奴隸,崛起時間沒幾天…….”秦子嬰用極其簡短尖刻的話語向李旭介紹了宇文家的背景,極盡挖苦諷刺之能事。
宇文述本姓破野頭,是鮮卑族俟豆歸家的奴隸。魏孝文帝革新的時候,全體鮮卑人改漢姓。破野頭的主人家改姓宇文,作為奴隸的他不得不追隨。後來宇文家的祖先在曆次朝代交替時眼光獨到,慢慢建立了自己的家族。到了宇文述父親父宇文盛這輩,已經在北周當上了柱國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