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些世家子弟來說,家族高於一切,拿家族的命運來發誓,可以說是最毒辣的誓言了。
源義朝的正妻見機,抱來源賴朝,還在吃奶的孩子,一旦離開母親的懷抱,“哇哇”大哭起來。
源賴朝的哭聲,激發起平清盛的萬丈雄心:不過是兩個孩子,能耐我何?況且,武尊也不是能輕易得罪的,我有二十年的時間,可以舉全國之力準備一切,源氏識時務也就算了,否則……
武尊帶著兩個孩子去了,平清盛的時代已經到來了。
晚秋時節,大宋使團回到闊別已經的故鄉,九月初六到達東京汴梁城。正好趕上一件百年盛典,大宋建造的第一條鐵路——東京汴梁到西京洛陽的線路曆經九年正式貫通,人類有史以來第一輛火車將正式奔馳在鐵道線上。
大宋皇帝趙桓率領文武百官,親自來到現場祝賀,聽說還要等車行使一段呢!
裴誼小跑著過來,稟報道:“啟稟陛下,赴東瀛使團回來了。”
趙桓笑容滿麵,道:“好,傳他們進來!”
“陛下有旨,傳王岩、李顥、羅亞多等人覲見啊!”
現場立即安靜下來,宗室貴戚、文武百官列在兩廂,虎賁軍團的士兵們在四周嚴密戒備,百姓們遠遠地望著,趙蘭若站在父皇身後,看到幾個熟悉的身影,臉上浮現出醉人的笑容。
“臣王岩,參見吾皇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人跪倒見禮,趙桓滿麵春風道:“讓朕瞧瞧,我們的大功臣是否安好!王愛卿還是老樣子,李顥好像胖了一點,羅亞多黑了。一路還順利嗎?”
“是,賴陛下洪福,非常順利!”王岩恭謹地回答。
“你們的事情,朕都聽說了。有膽有謀,有禮有節,既宣揚了我天朝神威,又結成千秋盟好,諸位功不可沒。尤其是羅亞多,率領五艘鐵甲艦、三艘福船就敢跟人家七百艘戰船開戰,可把你威風得不行了!大家說是不是?”趙桓心情大好,開起了玩笑。
羅亞多興奮得滿麵通紅,當著文武百官的麵,陛下如此誇讚,難道傳言他將升任東海艦隊都指揮使一事是真的?再度跪倒在地,振聲答道:“我軍鐵甲戰艦,威力強,機動靈活,而且速度上占據了絕對優勢,非蠻邦小船可比。臣非不愛惜將士生命,津輕海峽一戰十拿九穩,戰之必勝;臣不敢貪天之功據為己有,沒有軍器署的二十年辛勞,沒有船廠工匠們不懈的努力,造不出鐵甲戰艦,就沒有臣今日之功。伏請陛下聖裁。”
趙桓頻頻點頭,讚許地說:“罷了,劉執政帶出的好兵。身為領兵將領,能有這樣的見識,殊為不易,朕心甚慰。看看,這就是火車,想不想隨朕一起,體驗一下。”
“謝陛下!”羅亞多又是一喜,他這個級別的將領,在大宋有上百位,能讓陛下記住名字,還能五次三番地見到陛下,可不是大喜嗎?
趙桓轉身征詢宰執們的意見:“隻有三節車廂,孝莊看如何安排。”
朱孝莊道:“陛下、太子、宰執與東瀛立功人員坐第一節;親王帝姬坐第二節;其他人員坐第三節,如此可好?”
趙桓在看兩位相公,李綱、張邦昌並無不同意見,這就算定下來了。
趙桓正欲蹬車,大遼國和親王耶律海裏急匆匆跑過來,急呼道:“請陛下留步,外臣有要事稟報!”
今年六月,耶律大石在出巡的路上病死,皇長子耶律夷列繼承皇位,皇太後塔不煙參與政事,遼國局勢還算安穩,耶律海裏急匆匆而來,難道出了大事?
趙桓將裴誼叫到身邊,吩咐道:“請和王殿下到車上談。”
車廂內很寬敞,光線充足,趙桓等人坐定黃門內侍獻上香茶,汽笛長鳴,車裏的人猛地向後一仰,火車緩緩開動起來。啟動的時候,有這麼一段小插曲,大家早有準備,沒有發生意外。耶律海裏遞過來一封信,趙桓展開觀瞧,第一行寫的是:“大遼皇帝謹問大宋叔父皇帝陛下安好……”
趙桓與耶律大石惺惺相惜,兄弟相稱,夷列自然要叫一聲叔父的。果然出了大事:原大遼國左丞相、六院司大王蕭斡裏刺的兒子,北院大王、駙馬蕭朵魯不,糾合遼國北部的轄戛斯人,先占昌八刺城,截斷了遼國與大宋的聯係,再團結國內各個部落,向西攻擊前進,耶律夷列請求大宋出兵與遼軍主力合擊叛軍。
當年耶律大石縱橫西域,卡萬特一戰降服西域各部,建立起強大的帝國,何等威風,怎麼剛剛去世,就有人造反,而且本國都沒有力量平定叛亂嗎?大宋現在很強大,他趙桓去世之後,又會怎樣?響起最後一次見麵的情景,大石拉著他的手說:“為兄時日無多,緩急之處尚請賢弟援手。”
他當時就答應下來,當時的情形,他又怎能不答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