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遠航(二)(1 / 3)

七名宰執都在座,如果不出現意外,趙桓不會在輕易更換宰執了,將來的日子,君臣八人都要共同麵對,這些人都是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綜合考量也就是這些人了。

趙桓挺了挺身子,提聲道:“說說吧!你了劉琦都是行過幾萬裏路的人,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讓朕聽聽孝莊的高論!”

朱孝莊出任宰執,早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不過是不是來的早了一點?官家提拔軍事將領,不拘資曆不拘年齡,任人唯才,靖康一朝武將輩出,軍事上取得了巨大的輝煌,沒有人不佩服官家的知人之明。至於文官,官家的策略是一動不如一靜,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調整宰執人選。朱孝莊學識、資曆、能力無不具備,就是稍嫌年輕了些,三十六歲的宰執實在是不多見啊!在座的都想聽聽朱孝莊的高論,至於立論到底高在哪裏,隻能聽過之後才能品評了。

孝莊起身,朗聲說道:“以發現宋唐二州為起點,真正拉開了大航海的序幕。也許很多人還存有疑點,航海是為了什麼?探索未知的世界,發現遙遠的大陸,這些不是目的,我們不是冒險家,不能從未體味出任何樂趣。臣以為,最根本的目的當然就是‘利益’二字。九年過去了,我們了解的宋州還隻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遷移達亞克人,我們解決了開發宋州最需要的人力,而且贏得了南洋各國人民的廣泛讚譽,實在是一箭雙雕的神來之筆。從中我們似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利用航海方麵的巨大優勢,我國可以率先搶占一些無人的土地,或者隻需要付出極小的代價就可以得到大片的土地。宋唐兩個州的麵積,已經大大超過了大宋原有領土的麵積。剛才羅亞多介紹了西大陸的情況,那邊肯定會有不少可以輕而易舉的來的土地,我們現在麵臨著選擇,是不是就要無限製地擴張下去?

臣以為,國家不能無限製地擴張,其理由有三:

其一,各個民族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消除的。原來的許多民族,民族和國家是緊緊聯係在一起的,也可以說是密不可分的。為了消除民族之間可能存在的敵視,我們希望用漢族去同化其他的民族,另外一個方法就是盡可能地削弱這些民族——達到分而治之的目的,河西大捷之後就基本采用了這種方法。但是,隨著新占領土地麵積的擴大,大規模移民勞民傷財,還可能激化矛盾,實在是萬不得已才使用的下策。要大力提倡國家利益高於民族利益的觀念,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其二,如果仿效羈縻州府的做法,給予他們一定的自製權,也就意味著有加速離心傾向的危險。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朝廷很難控製他們,時間長了,幾乎肯定會出現叛亂。

其三,得到利益也許不需要占領他們的土地,還有更好的辦法。不管誰來掌權,隻要能切實保證大宋的利益就可以了。而且,隻有和別的國家做了比較,國內的民眾才會知道我們國家是多麼的強盛,多麼的富足,才會產生巨大的自豪感。

所以,臣認為,短期之內,大宋擴張的方向隻能在北方,也就是說,全力以赴將金國徹底納入帝國版圖,其它的地方還是暫時放一放的好!”

孝莊一番長篇大論,說得很痛快,坐下之後,嗓子冒煙,必須要喝點水才行!

李綱眯著三角眼,手撫山羊胡,慢悠悠地說道:“十年曆練,崇如精進了,此番回來,要多擔些擔子才是啊!我們老嘍,力不從心啦!”

張邦昌一笑,臉上的痦子都笑了:“京城文武雙璧,種無傷武能定國,朱崇如文能安邦,長江後浪推前浪,不服老不行嘍!”

李綱基本不說違心的話,可信;張邦昌基本不露真麵目,可疑!孝莊趕忙謙虛起來,也確實有謙虛的必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