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洋(二)(3 / 3)

哇,好偉大啊!

士兵們都傻了一般,然後就是經久不息的掌聲,無比熱烈的掌聲。唐解元去了,小兵們有那鼻子尖的,問到了牛肉的香氣,呐喊一聲,向前衝啊!

三天下來,五名議政院代表,學會了很多東西,有的人嘴裏已經開始冒髒字了。半個月過去了,他們要回京城了。興州大都督、長樂郡王吳階吳階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設宴款待遠方來的尊貴客人。酒席宴上,吳階起身,還要客套幾句:“啊,這個!是吧,那個!嗨,跟你們這些有學問的人在一起,我吳階都不會說話了!夫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沒有動靜,吳階四下一看,幾位代表正在向桌子上的菜肴展開狂猛的攻擊:那份狠勁,那種氣勢,手、眼、身、筷子配合得天衣無縫,相當於自己入伍一個月後的水平。

吳階大笑,抱拳拱手:“佩服,佩服!”

任兄動作最快,弄了八分飽,向大都督虛心請教。待到吳階說出原因,大家同時大笑,氣氛立即融洽的不行了。

吳階也聽到了一些傳聞,立即給官家上了一道表章。這一次的東西不用參謀人員捉刀,吳階親自動筆,都是大實話。

“臣鎮國大將軍、興州大都督、長樂郡王、宣力忠果功臣吳階,東向百拜,恭請陛下萬福金安:上麵那一段話是臣抄的,領兵二十幾年,都不知道自己是個什麼官,實在是慚愧的沒話說了。臣聽說,京城有些人對軍中將士很不服氣,還有一些人說臣無能,打西夏根本不用死那麼多人。說臣的那些話,臣可以忍,說臣手下的將士,則不能忍。將士們流血犧牲,難道就換來這麼一個下場?遼國不是什麼好東西,女真人更是象狼一樣的畜生,強敵未去,國家還不安定,臣怕寒了將士們的心,所以,上折子說兩句牢騷話。臣本來沒什麼能耐,都是陛下提攜,常常教誨才有了今日。臣再沒能耐,也不能讓那些混賬王八蛋亂了軍心,傷了士氣。臣覺得,朝中有小人,臣在這裏聽候陛下召喚,隻要聖旨一到,臣就率領大軍殺回汴梁,將奸臣殺個幹淨!臣喝酒了,臣大哭了一場,臣不知道該怎麼說是對的,怎麼說又是錯的,臣給陛下叩頭了!”

這封奏折,趙桓細細讀了三遍,遞給宰執們傳看。然後一聲不響,走了!

吳階的奏折,在京城掀起軒然大波,彈劾吳階的折子,雪片一般飛上來。吳階人家也不是一個人,你們能上折子,人家就不能上折子?軍團上護軍以上,幾乎所有人都上了折子,為吳階呐喊助威,情況似乎從來沒有象今天這般棘手!一方是文官,一方是武將;一個是賴以生存的糧食,沒有了糧食,人是活不下去的;一個是保護糧食的刀子,沒有刀子,糧食就不是你的糧食,即使看到了也吃不到嘴裏去。趙桓仔細思量,反複權衡,還是沒有想到兩全其美的辦法。

朱孝莊也在想辦法,他是翰林學士,原來的那個“直”字去掉了,成為名正言順的“內相”。之所以多了那個字,就是因為他年輕,資曆淺的緣故。翰林學士再上一步就是宰執,平時的日常工作就是做為皇帝陛下的顧問,解答皇帝陛下心中的疑問,所以,皇帝的許多命令,都是與翰林學士商量過的,翰林學士的權利是通過影響皇帝來實現的。因此,翰林學士也被稱為內相!

最近有兩件必須處理的事情,一件是趙諶的事情,那孩子在王府悶了一個多月,跟陛下頂牛頂的厲害,也不能一直這樣下去。另外一件則是胡三的寶貝丫頭杏兒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