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流花(2 / 3)

趙桓笑道:“好,好嘛!一刻鍾可以完成多少次射擊?”

陳規答道:“三十次!”

趙桓看著王稟,道:“執政來說說,這東西怎麼樣?”

王稟慨然請道:“臣請先試槍,再來回答陛下的問題!”

趙桓含笑點頭,王稟上前,學著射手的樣子,裝藥、裝彈、射擊,隻聽“砰”地一聲,竟正中靶心!

王稟把槍反反覆覆地看了個遍,半晌才將槍交還射手,回到趙桓身邊,躬身道:“陛下聖明,自當知道訓練一名弓箭手,而且是一名好的弓箭手非常不容易,所以國朝武舉以箭為先。但是象嶽飛、韓世忠那樣的神力者畢竟很少,弓箭射程與膂力直接相關,所以單論弓箭一項,我國是比不過西夏、女真的!”

王稟說的都是事實,君臣頻頻點頭,就連實驗場上的士兵們也在聚精會神地聽著。

“火槍卻不同,對人的力量沒有要求,幾乎人人可以射擊!而且威力更大,在五十步的距離上,與神臂弓相比,威力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真是一個好東西呢!如果火槍可以列裝,戰爭就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戰爭了。”王稟的話無疑給軍器署的人打了氣,包括陳規在內都已是喜上眉梢!

王稟又道:“不過,還是有幾個問題!首先,下雨天遇敵,如何射擊?其次,射擊產生的反擊力量很大,如果進一步增加火槍的威力,勢必要增加裝藥量,那麼射擊形成的反擊力量會更大,射擊的準確性將大打折扣!還有一條,臣剛才射擊過後,摸了一下槍管,槍管很熱,也許射擊一刻鍾之後,就不能進行射擊了!”

王稟到底是領過兵打過仗的人,雖然第一次接觸火槍,提出的意見卻一針見血,火槍要列裝部隊,就必須解決這些問題!

陳規也不用官家來問,率先說道:“王執政所提到的問題,臣等正想辦法解決,伏請陛下聖訓!”

“王執政的意見,就是朕的意見,千方百計也要把事情解決好!”趙桓望著前方的盤龍山,“另外,朕給你們提供一些思路,具體問題需要你們自己解決!是否可以考慮,將爆炸藥和彈丸裝在一起;如果能裝在一起,就不要射手臨時裝填,戰鬥時隻要射擊就好了!此舉必將極大的提高射擊速率。威遠大將軍炮也是這個問題,能解決裝填問題,發射速度提上來,才能在戰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啊!”

“臣遵旨!”陳規等人跪倒領旨!

趙桓麵帶憂戚,道:“西夏、金國已經可以製造黑火藥,轟天雷、手榴彈已經成為敵我雙方共用的利器。大宋有的別人也會有,如果我們不能率先取得突破,將士們將流更多的血,更多的血啊!五年之內,必須解決上述問題,聽明白沒有?”

趙桓想到了彈殼,彈夾;一個小小的彈殼,以現在的技術水平造出來也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吧?彈夾上的彈簧,煉鋼水平上不去,恐怕也弄不出合格的彈簧來!即使造出來了,能不能大規模生產?唉,腦子裏的東西是不少,而今也看到了科技發展的曙光,還是得一步一個腳印地慢慢來,違反規律的事情做不得,給陳規下達這樣的命令,算不算大躍進呢?

陳規身軀一震,官家從來沒有象今天一樣下達死命令,五年能不能完成任務?

正在思索,忽聽官家又道:“必須,明白嗎?”

陳規的倔脾氣被鉤了起來,道:“臣領旨!完不成任務,臣甘受一切懲罰!”

“好!”所謂請將不如激將,看來效果還不錯啊!

趙桓道:“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尚書省、樞密院不得推諉!”

“臣領旨!”宰執們山呼領旨!

簡單吃了點東西,君臣啟駕返京!

隊伍前行五六裏的樣子,忽然感覺肚子異常難受,忍了又忍還是沒忍住,忙道:“停下!”

王德催馬過來,問道:“請陛下禦令!”

趙桓一手捂著肚子,道:“朕肚子難受,看起來必須就地解決了!”

王德指著嶽雲、鄭七郎命令道:“去那邊的田地裏查看一下,立即回報!”

“明白!”二員小將催馬衝了出去,不久傳回安全的手勢!

裴誼帶著幾名內侍黃門,帶著一應物件,扶著官家急匆匆衝進麥田,王德率領百餘名班直在外圍成一圈,背身而立!

嶽雲、鄭七郎帶著四名班直,扯起一麵紅布,將官家圍在裏麵。

趙桓悠閑地坐在檀木筒上,仰望天上的白雲,聞著禾苗的香氣,好不愜意!

官家順利出恭,自有內侍過來善後,當皇帝就是好啊,擦屁股都不用自己動手呢!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少不得要耽擱一刻鍾。

繼續前行,至蔡河上的流花橋邊,前方清路的班直耀武揚威,策馬狂奔,高聲宣和:“行人回避,行人回避嘍!”

其實,路上本沒有人,但是陛下威儀,天家體麵,半點馬虎不得,該有的程序,一樣也不能少!趙桓本想把這些沒用的虛樣文章盡可能地減下來,竟遭到宰執的強烈反對,皇帝都不在乎,他們怎麼就那麼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