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和談(二)(3 / 3)

“李相公,李相公到了!”

“李相公,您老人家可好嗎?”

遠遠地,李綱騎著高頭大馬,在人群中閃出的道路上快速穿行,雙眼赤紅,麵色焦急,直奔九龍橋方向而來!

種師道則坐在四人抬的轎子裏,路邊的人不時揭開轎簾看一看,確定真是種老將軍之後,喜氣洋洋,奔走相告!

看到二人如此得人心,趙桓心裏酸酸的,不是個滋味!

終於,李、種二人來到橋前,跪倒見駕!李綱心中委屈,急於表明心跡,三個頭嗑下去,額頭鮮血淋淋!

趙桓吩咐韓世忠、嶽飛攙起兩人,麵對萬民,振聲道:“李相公、種師道在此,有不相信的自可上來問問二人!”

場下鴉雀無聲,又有哪個敢過來問話?

“爾等這樣做,不是幫他們,而是害他們!李綱為相,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沒做,還是有戰功的;種師道素有勞績,朕深知其人,深知其心,決不會怪罪於他們,爾等盡可放心!”趙桓越說越興奮,越說越有信心,毫無凝滯,侃侃而談!

現場歡呼聲大作,齊聲高頌天子聖德!

“說到爾等的行動,於國於民一無所益,朕也不會怪罪,朕取的是你們的心!”趙桓望著上千太學學生,“陳東、歐陽澈尚有膽色,敢於承擔,這就好,朕自會有旨意給你們!朕將傳旨,楊時出任國子監祭酒,即有陳請,可由他轉達。平日裏好好讀書,將來亦可為國做事!”

太學生頌曰:“得龜山先生前來,尚有何言?我等自然奉命承教,不敢有違聖命!”

楊時為河南程顥的弟子,舉國皆知的飽學鴻儒,號龜山先生。趙桓早有意請他出山,今日正是一個最恰當的時機!

學生、群眾正高興的當口,趙桓神色一轉,道:“內侍朱拱之等二十幾人,都是朕身邊的人,即使有罪,也輪不到你們來處罰!國家有律法在,雖天子也不得不從。開封府尹到了沒有?”

開封府尹聶山上前見禮!

“緝拿凶手,嚴加拷問,不得有誤!”

該打的打,該罰的罰,該賞的賞,趙桓將事情料理得妥妥帖帖,心滿意足,擺駕回宮!

上燈前,尚書右仆射張邦昌回到京城。張邦昌連家都沒進,直奔皇城,與官家趙桓共進晚膳,然後稟燭夜談。不久,內廷傳旨,宣李綱、耿南仲、張叔夜等人進宮議事。據說,官家寢宮福寧殿內的燈火一直亮到第二日天明。

次日淩晨,內廷傳出旨意:“尚書左仆射、首輔宰相李邦彥以下,門下侍郎、中書侍郎、樞密副使,四位宰執一並罷免!以張邦昌為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首輔宰相;李綱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次相;簽書樞密院事耿南仲改任尚書左丞;吳敏為知樞密院事;張叔夜同知樞密院事。

聖旨中說,不再設立專門的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宰執由九人變為七人,形成兩名宰相、兩名副宰相、一名樞密使、兩名樞密副使的格局!

同時降旨,調泗州知州趙鼎為禦使中丞,掌管禦使台;太學生陳東為監察禦使;歐陽澈為禮部右侍郎;秦檜為翰林院侍講學士!

以李綱為議和正使,歐陽澈、秦檜二人為副使,重新與金人談判!”

人事變動巨大,朝野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