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和談(二)(2 / 3)

“吾皇聖明!”眾人齊聲道。

趙桓情緒平靜得很,沒有一絲怒火,道:“你兩人有何看法,一並說出來,大家參詳參詳!”

韓世忠看看嶽飛,見嶽飛不以駙馬都尉貴重自居,甚是謙讓,心中一暖,道:“太上皇在位之時,以內侍監軍,多有掣肘,於戰無益,請陛下留意!從戰術上來說,我軍以步兵為主,利於堅守;金人以騎兵為主,利於野戰!金兵重甲騎兵,縱橫馳騁,以步兵應之,臣未見其利。宗老將軍所部的戰車,倒是提醒了臣:步兵以戰車為堡壘,輔之強弓硬弩,或者可與騎兵一戰。”

嶽飛則道:“大漢武帝時,以騎製騎,終有衛青、霍去病之牧馬草原,流芳千古。臣願為霍去病,為陛下驅除胡虜;請陛下為漢武帝,光我漢人江山!”

聲音如鍾,言辭如鼓,一室皆驚!

嶽飛能文能武,難道真是上天派遣下凡,來助我的嗎?

正愣神的功夫,裴誼再來稟報:“官家,內侍朱拱之被亂民活活打死,同時死的還有二十幾名內侍,請官家為他們作主啊!”

“所為何事?”趙桓淡淡地問道。

“百姓嫌朱拱之傳旨太慢,恐有欺瞞之事,所以,所以……”

“再派人去請李相公。擺駕宣德樓!”趙桓不顧諸將、內侍的勸阻,直奔宣德樓而來。

距離宣德樓還有幾十丈的距離,但聞人聲嘈雜,不知有多少人在喊,不知有多少人在叫。趙桓鐵青著臉,吩咐開門。

“吱呀呀,逛當”,沉重的宮門打開,迎麵擠進幾個人來。韓世忠、嶽飛從官家的身側撲上去,身形晃動之際,門內的人已然飛了出去。

韓世忠高聲喝道:“陛下在此,哪個膽敢放肆!退後,退後!”

前有韓世忠、嶽飛開路,後有王德等一幹侍衛緊緊相隨,趙桓麵帶微笑,步出左掖門,登九龍橋,居高而望!

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邊!人群自宣德樓廣場向東西兩邊延伸,隻怕眼下東華門、西華門一帶也都是人了!瞧這情形,總有幾萬人吧!

“爾等有何事見朕?派個人上前回話!”趙桓於萬千人前立定,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渾身燥熱,似乎所有的血液都燃燒起來。

人群之中,閃出兩名儒生,年紀大一點的約四十歲出頭,年少者約三十五六。二人拜倒在地,道:“臣太學生陳東、歐陽澈見駕,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來,年紀大的叫陳東,小一點的叫歐陽澈。

“爾等率萬民伏闕上書,所為何事?”趙桓臉色陰沉地問道。

神龍一怒,目光如劍;天子龍威,莫敢仰視!

陳東心內一緊,冷汗順著後脊梁就下來了,低頭奏道:“臣聞李綱罷相,種師道被解兵權;金人囂張,需索無厭;國勢傾頹,舉步維艱。臣率領諸生,伏闕求見陛下,冀臣言能有助於國事。諸生盲從,並不知情,陛下降罪,臣願一身承擔!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旁的歐陽澈,重眉黑髯,氣度不凡,接著說道:“祖宗家法,並不禁伏闕上書!臣等食君祿,自當為君分憂,上書言國事,陛下取可取之處,則社稷幸、江山幸、萬民幸!書中錯漏,雖聖人亦不可免,臣等庸碌,請陛下指正。百姓聚集,至於萬人,非臣等串連,請聖君明察!”

趙桓心道,也罷!這二人都是難得的人才啊!

陳東敢於承擔,歐陽澈利嘴如刀,難得的是二人都有一份好膽色!國家正需要這樣的人才呀!

“哼,”趙桓冷哼一身,道:“朕料爾等也沒有如此本事!李相公還是李相公,種師道又何曾解兵權?金人需索無厭,朕豈能如其所願?國事艱難,自是不假,爾等這樣做,這是親者痛仇者快,徒令金人笑耳,與國事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