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奉常,九卿之一。奉常是封建社會特有的官職,掌管國家的宗廟禮儀,負責封建迷信的傳播和推廣,控製人民的思想,用愚民的方式維護統治階級。
五,衛尉,九卿之一。衛尉是宮廷的保衛處長,守護王宮大門,負責掌管宮門的兵力部署和消除宮殿的各種安全事故,為皇室成員的住宿提供安全保障。
六,郎中令,九卿之一。郎中令是皇帝的警衛連長,統領王宮中的帶刀侍衛,負責對始皇帝進行貼身保護,是皇帝親信中的親信。
七,宗正,九卿之一。由於廢除了分封製,秦朝的皇室成員都需要統一管理。宗正通常由皇族內部德高望重的長輩出任,負責安排和維護皇族成員的利益,對他們的生活提供保障。
八,太仆,九卿之一。太仆從字麵上看,就知道是皇帝最大的仆人。主要負責伺候皇帝,安排皇家的起居用度。
九,治粟內史,九卿之一。治粟內史相當於國家的財政部長,主管全國的經濟,負責秦朝的稅收、貿易等等金融工作。
十,少府,九卿之一。少府是皇帝聘用的投資理財師,負責管理皇帝私有的田園財產,以供給皇室消費。
十一,典客,九卿之一。典客是國家的外交官員,負責涉外交往活動。主要解決內部多民族融合問題,以及同番邦蠻夷的和平相處的事宜。
十二,廷尉,九卿之一。廷尉統領全國的司法體係,集公安、檢察、法院三權為一體,專管大案要案。
三公九卿製度的實行,使客卿派成為最大的贏家。李斯由原來主管刑罰的廷尉,躍居為大秦皇朝的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終於功成名就。
關於地方官僚製度,始皇帝將全國劃分為三十六個郡,實行郡縣分權管理。郡守為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總領全郡政務。郡尉負責軍務,主要涉及征兵、緝拿罪犯等工作。監禦史是皇帝下派的監察人員,負責監管地方官員的政務。
郡以下設立縣級行政單位,長住人口達到萬戶以上的設立縣令,不滿萬戶的設立縣長,是一縣的最高首長。負責縣內司法的官員稱為縣丞,負責縣內軍務工作的官員稱為縣尉。縣以下又設有鄉、亭、裏三級最低行政機構,分別任命三老、嗇夫、遊徹、亭長、裏長等下級官員管理日常政務,包幹到戶,直接對百姓負責。
通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製度改革,各級官吏的任免由皇帝親自處理。始皇帝把皇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開創了專製主義的中央集權體製,對皇權的穩固起到重要的作用,被秦朝之後的曆代所繼承。
權利的集中,也導致另外一個問題的產生,始皇帝必須每天親自處理很多政務,這讓他不厭其煩。所以秦朝致力於加強官員素質的建設,通過這種方式避免弊政的產生。
一,始皇帝取消了刑不上大夫的特權,製定了很多處罰官員的法令。
二,官員一旦犯法,不僅自己要受到重罰,還要施行連坐製度,讓親戚朋友跟著遭殃。
通過苛法的約束,秦國官員的辦事效率大大提高,出現吏治清明的局麵。始皇帝正是嚐到法治的甜頭,在今後的日子裏變本加厲,終於導致大秦皇朝的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