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關乃是商朝的邊關所在,再往前便是荒域周王朝的玉門關。
兩國交戰這大雁關和玉門關便是國門之所在。
不論那一方的國門被破,都會令自己的國家流血漂櫓,生靈塗炭。
因此在兩國的邊關所在,兩國的統治者都投注了不少的資源和心力,努力將國門所在打造的固若金湯。
大雁關的城牆便是那種灌注了符文,又以特殊技法加工的黑石為材料鑄造而成的,因此火炮,投石機,衝撞車,都根本無法對於大雁關的城牆造成半點兒傷害。守城的將士並不需要去分心管城牆是否被對方破壞,隻需要全心全意的阻止那些從攻城梯上,以及天空中躡空而至的修行者攻入城內便可。
城牆上,不光準備了大量的滾石,還有被大火煮沸的火油,隻待那些從攻城梯上爬上來的敵軍上到攻城梯一半兒的時候,便盡數傾瀉而下,向著那些敵軍士卒頭頂澆落,包管那些士卒都會在火油以及滾石下,直接跌落攻城梯,在城牆根兒下堆砌一個個京觀。
大雁關的守將名為袁成英,是商朝開國元勳之一袁天鳳的後人,雖然沒有袁天鳳的卓絕軍事才能,卻是在帶兵打仗中得了祖先的悍勇以及不怕死。
這個看起來不是優點的優點,在戰場上卻是一次次的保證他活了下來,這一次他同樣采用了搏命的打法,可是他卻是知道今天根本沒有半點兒生還的可能,這大雁關將是他這一輩子的埋骨地所在。
“殺!”
他身上的盔甲已經破爛,頭上帶著的牛角頭盔一隻牛角已經被斬掉,臉上在先前被一名地方的士卒用大刀斬開了一條口子,若非他躲避及時,那道口子絕對會將他一分兩半兒。
雖然此刻他看起來樣子很糟糕,可是戰意卻是沒有半點兒衰減。
將士馬上死,沙場馬革裹屍,才是他們最終的歸宿。
在袁成英的內心中,這不是什麼太過令人無法接受的事情。
“袁成英你還是投降吧!今日你大雁關注定了要被我周王朝攻破!”敵軍中,敵方主將看著在戰場中縱橫來去,拚命廝殺的袁成英出聲勸降。
當然他的目的並不是勸降,而是想要以此來打擊對方的士氣,從而加速這場攻城戰的最終勝利。
這也是為什麼自古以來戰場上,並不缺乏這種勸降的場麵的原因所在。
大雁關外,與周王朝大軍廝殺的商王朝騎兵步兵已經完全被壓製住,步兵手持長槊陌刀死守嚴陣以待周王朝的騎兵,而商朝的騎兵則一邊應對地方的步兵一邊還要兼顧與對方騎兵的撞陣衝殺。
“放屁!老子今日就是戰死,也沒有投降的道理!”聞聽地方主將的話,袁成英憤怒的咆哮一聲,手中的大刀被其揮舞出一片片炫目的刀光,將身周撲上來的一群修行者斬落,回頭看向那先前出聲的地方主將,他身子如同一隻箭矢飛速向著那主將衝去。
麵對在大軍中廝殺的袁成英,敵方主將臉色微微一變,在看到身旁的那幾名腰配陌刀的士卒後,敵方主將眼中再次燃起了無懼的光芒。
“袁成英,你這是在找死!想萬軍中取我的首級?真是笑話!”
說話之間,他一揮手,在他身旁的士卒中立刻衝出了數名,向著袁成英迎了上去。
“殺!”這幾人衝向袁成英的時候,身上殺氣滾滾,向著袁成英撲去,令袁成英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
麵前衝上來的這幾名士卒並非尋常軍旅悍卒,而是身負修為的修行者,對於袁成英這種在軍方廝混了大半輩子的將領,一眼便可以看清這些人的跟腳。
“太室山的人也插手兩朝爭鬥了麼?嗬嗬,這些年雖然我們對此察覺了些許蛛絲馬跡,可是卻並沒有真正的抓住,看來太室山早已經做好了違背當年盟約的事情,既然如此,那麼我商朝再君子下去,豈非要被小人碾壓了!哈哈!”
本來在袁世英的內心深處,還有著幾份對於他之前離開所安排,有些顧慮,可是此刻卻是那先前的顧慮盡數煙消雲散。
“不光你們有天命鐵券!你們能召喚來太室山的人,那麼我商朝也同樣能夠召喚來聖德殿的相助!”
袁世英在心中說了一句,前衝之上的速度沒有半點減緩,相反越來越快。
迎麵而來的那幾名士卒見此,眉頭微皺,那開合的眸子中,殺氣沸騰,在接近袁成英後,手中的陌刀紛紛揮舞而出,在袁成英頭頂結出一張刀網。
不遠處的敵軍主將見此,嘴角蕩漾出一抹微笑,在他看來此戰隻要袁成英一死,那麼便意味著這場大戰的落幕,這也意味著成湯江山被周朝馬蹄踏碎已然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落在實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