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決議(2 / 2)

同時下發的決議還有:增加鄉官數量,相應地區廢除部分鄉裏長設置,加強地方管理。南部省份動員,討伐交趾叛亂。

毛欣明看罷決議,心中感歎:真是難為皇上了。喊來次子毛雪岩,交待道:“你派人收購書院產業。”

“隻是福建一路?”

“福建也僅是部分。”

“明白。”

“哎,雪岩,也許你為官更適合。”

毛雪岩抬頭望著父親,“這樣很好。”自從三弟走後,他輕鬆很多。加上朝廷打擊偽鈔集團的行動卓有成效,騰出來足夠的市場空間,他現在如魚得水。

毛欣明把朝廷決議遞給兒子,嘴裏說:“大勢不清,小事不明。生意越大越是如此。”

“謝父親教誨。”毛雪岩行禮之後細讀文件。

毛欣明想著老三,不知最近如何。老三是他最喜歡的兒子,不太喜歡讀書,原準備讓他經營家族產業,沒成想剛一冒頭,就陷入泥潭。如今形式轉好,卻也暫時不能回來了。

“父親,這裏麵回旋餘地很大。”

“嗯,盡力支持書院。”

“包括鄉官?”

“皇上想平衡,想扶持,為什麼不呢?”

“那您?”毛雪岩還想著入閣的事兒,卻又覺得時機不好。

毛欣明搖頭止住了兒子的猜測。不去才安全,倒是梁維漢那裏需要保一保,看看他是什麼心氣兒吧。皇上這番的動作,吏部官員的也許會調整吧。

十月底,南方平叛部隊向交趾進發。

公元十五年十一月十八,冬至。帝率百官天壇祭天,祈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四海平靖。

祭天已畢,回程之時,交趾前線報捷,匪首已擊斃,全部平定指日可待,眾官歡呼萬歲。百姓湧上街頭,共祝前方大捷。帝與太皇太後及眾臣與民同慶,緩而行。

這是一個歡樂的海洋,這是一個值得驕傲的年代。大明昂首而立,百姓足而知理,四海靖而鹹服。

可誰又注意,盛衰之轉換,人心之變化。

不知何時,隊伍停了下來,車駕周邊一片混亂。

當日,太皇太後張氏無疾而終。與民同慶之時死了,百姓暗中道,老太太興奮過度了吧?真是一心天下的好人哪!

此時的金城樂王府是個不眠夜。祭過高樂,再次接到電報的高海宣布:“馮叔等人已經安全撤離。”

馬明高呼:“來,靈前擺酒,老十,跟你喝一場。”

不久,邢增輝端來幾道菜,供在靈前。

“十哥,我下廚,炒了幾個菜,你嚐嚐有沒有進步?”

酒端了上來。

胖得不成樣子的劉巧兒走到靈前,輕輕撫摸著畫像,柔聲說:“夫君,我們幹了這杯酒。你的理想還沒完成,我會保重身體,重上講台。在那裏,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淚水混合著酒水,在劉巧兒胸中如火一樣的燃燒,轉身道:“兄弟姐妹們,我們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