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決議(1 / 2)

公元十五年十月初八,交趾胡國安反。朝野大震。

金城,高海與張四虎單獨交換意見。

“這事兒有當年的流亡者參與支持,我們沒有插手。”

高海問:“流亡者去歐洲的有多少?”

張四虎笑嗬嗬說道:“別惦記,沒幾個,也沒什麼實力,他們主要聚集在南洋。”

高海點點頭,“現在基本可以確認爆炸與他們無關。馮叔認為行止路線是被宮中有意泄露。”

張四虎沉吟不語。

高海見張四虎不說話,就接著道:“相信不久書院院產的事就會有個結論,從中可以看出皇上以及徐大人他們的控製力度。”

張四虎回問:“摻雜太多的利益,你覺得‘留中不發’的可能性有多大?”

高海苦笑:“沒有。”幾乎可以肯定,這皇上不斷在妥協,或者說無力控製局麵。交趾叛亂增加了這種可能性,馮叔等人如果行動也會加快這個進程。

“九伯,動院產,提拔書院出身的官員?”

“趙藹玲這樣分析,我認同。”趙藹玲就是梁維漢的四夫人,是張四虎在中土最得力助手之一,如今正與馮君武在京中配合。

高海也認可這個推斷,有些心痛:“即便順利,幾年時間形成氣候,黨爭也會讓這批官員墮落。”

“在那樣的官場,不墮落是不可能的,能保住一份信念就不錯。”

“哎”高海輕輕歎了口氣,“朱祁鎮一再妥協,不用我們動手,事情就變得不可收拾。”

張四虎微微笑了笑,這一年多,樂州內部大力發展生產。南麵周奇瘋狂掠奪,劉天祥在歐洲一麵傾銷一麵攪風攪雨,高洋還時不時地支持一下桑海帝國。而高海心存一絲奢望,希望大明皇帝能盡快控製局麵,導致很多手段都處在準備階段。

過了半晌,高海問:“九伯,朝廷的財政如何?”

張四虎聽了有點興奮,“尚可,白銀準備開始?”

“不,再等等。朱祁鎮想把書院產業賣了換取支持,那就給他加點碼,全國推廣鄉官,廢除鄉裏製度。”

“哈哈,你小子。哈哈,過兩年再動白銀。”張四虎真的高興,那樣大明的財政就不會有太多的結餘。“放心,朝中會有人積極推進此事。”

“交趾要盡快平息下來。”

張四虎沒有接茬,拉起高海,“走,喝酒去。六妹兒怎麼樣?”

“挺好。”

“已經一年多了,規矩是人定的,多生幾個才最孝順。”張四虎聽六妹母親說,高海守孝不行房,心中有些著急。

“知道了。對了,天祥支持阿部海汗國困難,那邊與大明的交易最近有些問題。”

“我知道,隻怕將來愈來愈多。”

關於海河書院產業,朝廷終於有了決議:保留各書院的耕地,拍賣各地其餘產業,購得其產業者額外增稅半成,用於支持書院。核定各書院費用後,朝廷劃撥一成資金、地方官府劃撥三成、其餘不足書院自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