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冠禮(1 / 2)

男子冠禮,是大禮。年代不同、地區不同,行禮歲數也不同,十二、十五、二十都有。鼓勵生育的地區和年代,十二歲為多。實際上虛歲十二歲確實也是男孩子的一個坎兒,醫療條件不好時,男孩兒易夭折,過了十二就好多了。當然,十五歲意味著性成熟了。二十弱冠,多少有點兒“閱曆足以當官了”的意思。

十二歲而冠,行成人儀式,高樂想來可能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這個年齡往往是叛逆期的開始,成人意味著擔負責任。這何嚐不是一種教育智慧呢。

四個孩子一起加冠,儀式簡單。當然大院也有不同之處,祭祖祭的是“炎、黃、蚩尤”。加“冠中”、“帽子”、“襆頭”之後,理發為髻。長者祝福,禮畢。

劉天祥神采飛揚,高海十分羨慕。“小海,過幾年你也會有今天。到時候咱哥倆一起幹大事業。”

“好。”

另外三個孩子也湊上去,不僅在大院,整個海河邊上,天祥都是孩子王。

孩子們走了,留下一群大人。馬明最近忙著實驗,很多事情不太留心。今天的祭拜覺得有些奇怪,“為什麼祭祀蚩尤?”

四虎看了高樂一眼,“皇上身邊不光是一群腐儒,有高人。王道還需霸道輔。”

“我看沒那麼簡單。”趙萱接口,“好多邊民都是蚩尤遺裔。”

“蚩尤不是邪惡象征嗎?”

“蚩尤是秦漢祭祀第三神,主兵。蒙人當然不能容忍漢人祭起蚩尤旗。”高樂回答了馬明的問題。

“可蚩尤的下場不好。”大姐也插嘴了,透出一絲擔心。

“大姐,你知道青鳥的上任部落首領叫什麼嗎?”老九在大姐麵前十分規矩,“也叫青鳥,部落名字也叫青鳥。現在他部落裏加入了好多戰敗的部落頭領或者接替者,名字也和部落名稱一樣。”

“你的意思是蚩尤是一個部落的名字,戰敗後加入到黃帝部落?”

“我看上古時代和樂州相似。”四虎點頭。

“可那個戰敗的部落首領還是死了。”

四虎又看了高樂一眼,馬明也在看,“始皇帝和漢武帝都祭蚩尤。”

高樂暗點了一下頭,“蚩尤是炎帝一支裏最強大的部落,戰敗後部落融入黃帝部落。擁有共同祖先有利和睦相處。”

老九想起了什麼,“對了,記得大廚說在樂州見過有部落祭祀無頭之人。我沒見到,回頭問他一下。”

“你說是蚩尤遺裔?”馬明也感興趣了。

回到屋裏,趙萱給高樂打了個眼色,哄孩子去了。

“天祥繼承其父的伯位,你擔心?”

巧兒的目光複雜難名,“樂樂,夫君,我。。。”

高樂輕聲說:“你要相信孩子們,況且兒孫自有兒孫福。身後的事我管不了,身前不會出問題。”

他輕輕抹去了女人臉上的淚水。

十一月某日,徐大人派人請高樂和張四虎過府商議,兩人做了充分準備。

老將軍須發花白,凝視二人片刻。“此去樂州,何止萬裏,一路風險莫測,非要帶家眷嗎?”

張四虎笑言:“我常年在外,家中早已習慣,景宇探索洋州,大姐三姐就受不了那相思之苦,何況八年之約。”

老將軍望向高樂,高樂堅決道:“生死相依。”

沉吟半晌,老人說:“既然如此,好自為之。老夫不知能否等到那一天。”

“世伯長命百歲,隻要小侄活著,一定回來,如果不在了,孩子們也會代我前來拜見。”

“天祥也走嗎?”

“天祥立誌為大明開疆拓土,不負其父英名。”高樂緩緩說道。

老將軍眼中精光一閃,“那小子隻有這麼一條根,你們給我護好了。”

“是。”兩人連忙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