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籌措(2 / 2)

“別高興太早,還有三個問題。”高樂停下來,等著老九平靜下來。

過了一會兒,張四虎才問:“什麼問題?”

“第一,女真有人種大豆,可種了多少,我們不知道,徐海先去會替我們做些工作,明年種的恐怕要到秋天才收獲,因此頭兩三回應該數量不大。第二,到倭國還可以換鹽運到女真,可我們現在還不知道能不能這麼幹,會不會有大麻煩。第三,我們得加班幹活了。”

張四虎一聽,立刻放下心來,“這事而歸你考慮,剩下的事歸我,別打擊我的好心情。幹活兒,幹什麼活兒,最近沒個活幹我可是渾身難受。”

“那麼多榨油機總要提前做出來吧,難道你還要花錢做?走,喊上他們幾個,咱們趕緊開始幹活。”高樂拉著張四虎向外走。

“好嘞,好久沒動手了,幹活嘍。”張四虎大呼小叫得往外走,忽然回頭說:“你跟著幹嘛,這些活兒你手藝太糙,快去陪三姐,三姐不高興看我怎麼收拾你。”

“小弟遵命。”

還沒到臘月,海河兩岸就是冰天雪地,後院裏確是熱鬧非凡,各種定的材料呼呼往裏拉,大家紛紛猜測這幫孩子們要幹什麼,有心人倒是想到了那個大機關。於是乎有更多的商人前來拜訪,張四虎熱情接待。這一日,酒樓東家劉強前來拜訪,順道送上一些銀兩和一些過年的牲畜事物,張四虎自然一通感謝客氣。作為一家之主,高樂此時自然是不能怠慢,也出來見客,並領著劉東家參觀了後院的作坊。

臘月十三,小小酒樓開了兩桌酒席,天津衛的大戶商家基本到位,張四虎與大家就明年海運貨物以及十套專門紡羊毛的機關樣品及圖紙等事宜與大家達成了基本共識,至於細節那自然是與各家單獨談了。

隨後幾日,張四虎忙上忙下,等終於消停下來攏帳的時候,那嘴都快合不上了,不說明年的貨物都已落實,總共結餘的已經超過一萬貫。要知此時的物價十分低廉,白銀流通也少,就張四虎估計,這些錢組織船隊即便有缺口,也應該不大了。別看與商人談判時,張四虎顯得少年老成、精明難纏,實際還不到17,私下裏還是個年輕人。看著如此大的一筆錢,雖然天色已晚,還是忍不住衝到側院找高樂夫婦。

好在高樂和趙萱早有準備,看著沒吃晚飯的老九趴在桌子上狼吞虎咽,趙萱連忙給他到了杯熱水,微笑著看著他。

前些日子,高樂把紡紗機改造了一下,錠子的數量控製在80-100,而且隻能紡羊毛,趁著製作榨油機,造出十台木製樣機(畜力和水力驅動),分散賣了出去。天津衛的商戶以北方的不少,對毛紡廠的興趣較大,張四虎也明確表示此物是已入軍器局的馬明以前的作品,由於小院自己的經濟及製造能力不行,隻能以此物籌措海運的經費,而且保證以後也不會再傳播此物。

高樂倒是沒有想到解決貨物之後還能收到如此多的現銀,看來大明的商人魄力真是不小。隻要開始定位在發展北方毛紡織業,也算符合大勢,也不會對主流的絲綢和棉紡織造成太大衝擊,至於以後能發展成什麼樣,就不是能控製的了。婚後,高樂的心思也有了一絲變化,將來的路怎麼走,他心中似乎隱隱有了一絲想法。

這筆銀子,趙萱留下了零頭作家用,至於外麵的事她是不能參與,也不會去參與的。關於一萬貫的用法,張四虎建議隻動用其中的6000到7000貫,其餘作為備用金。這一點高樂心裏很讚賞,其實在高樂心中甚至希望拿著政策玩空手道,不過他並沒有說出口。關於船主的選擇,高樂根據徐大人甚至劉強的隻言片語,給了張四虎一些建議,畢竟關於上層勢力與商人之間的關係,高樂也是兩眼一抹黑,實際上就是徐德勇也是不太清楚。看來隻能接觸著看了。

實際上關於船隊,這幾日已經有人開始和張四虎接觸,甚至徐大人府上也有人拜訪,但應該隻是探道兒的和代理人。也正是因為看到張四虎有了大筆收入,有了合作的基礎,他們才開始行動的。看來高樂他們還是低估了這些人。

過了臘月二十三,年的味道越來越濃了。海河小院的人們準備好好過個年。過去的一年變化太快了,明年會是什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