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商屯(1 / 2)

三月的九河下梢,春風楊柳,千帆競技,往來商旅雲集,正是吃蟹的時節。天津衛軍戶大都來自安徽、浙江,加上南來北往的客商走卒,漸漸的已經有了後世天津的人文雛形。天津吃東西講究時令,院子裏棗樹下,二十多人啃著螃蟹大快朵頤,大點的再來上兩杯小酒,那叫美。

此時的張四虎已經帶著四個人出海了。船隊有十五條商船,水軍派出兩條戰艦護航,周奇也隨船。家裏眾人心裏難免有些擔心,不過也有讓大家高興的事情,經過一段時間推廣,常青的醋柳丹聲名大起,往來客商多有前來購買,宮裏也派人催促繼續加大進獻的數量。

經過與王大人、徐大人的商談,找了河邊一大片鹽堿地,建立了一個大型煉丹坊,高樂自然又是私下裏大顯身手,和常青等幾人大搞設計,希望弄出一個簡易的土焦化廠來。煉出的木炭自然好辦,焦炭直接交給軍衛抵銷人員的使用費。剩下的副產品用處可就多了,好多東西大家在自家後院煉丹房裏都實驗過,至於主要提煉哪些東西,大家再次交給了高樂決定。

能建立一個土焦化廠,高樂當然高興,雖然還沒有能用的工業電,事情卻不難。隻是對於東西方科技的差異,高樂想得越來越多,化學工業的建立,帶給這片土地和人民的將是什麼呢?世上沒有萬世的基業,西方科技應用可以改變一時的國力,卻不能保證中華文明的延續。

西方科技思維是邏輯思維,比如煉金術的分解、提純、觸媒轉化合成。中國走的是複雜係統路線,比如中醫藥係統。兩種不同的哲學思維,造成了兩種不同的文明,兩種不同的科技路線,顯然,簡單係統一旦啟動發展會很快,然而到一定階段自然回歸複雜係統,最好的設想是兩種思維並行,如果能在國力強大的時候推行,應該是最好的時機,新的思維模式也不容易摧毀原有的思維體係,搞不好恐怕是把新的思維扼殺。

自己這些人在體係的碰撞中就如同小螞蟻,恐怕分分鍾就消失了。把這些東西包裝好,追求潤物細無聲的境界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高樂小心翼翼的控製著事情的發展,同時還要抽出一部分精力幫助劉先生打理書院,畢竟先生和師母對大家一直很好,小院的幾位生員也在這裏學習,高樂管理學生又很在行的,義不容辭。

當桂花再次飄香,海河書院和小院再次傳出喜訊,老十五錢孝忠和老十一毛欣明中舉,老十八馮俊武中武舉。

當年的這群孤兒毫無疑問成為了天津衛的驕傲,多少有些普城同慶的味道。鄉親們的如此厚愛,也讓大院裏的人們感動莫名,不久,為答謝鄉親父老,海河煉丹作坊送給每戶一盒簡裝醋柳丹,要知道此時天津三衛的軍戶加上住戶將近3萬戶,這些丹藥價值6000兩白銀。

一時間小院人流如織,來的大都是媒人。雖然這裏有人從軍、經商、煉丹,那不過是謀生手段,今後這裏可算是書香門第了。倒還真是定下兩門親事,毛欣明與王大人的侄女定了親,據大姐說那姑娘很不錯。孫秀兒與天津本地大戶梁家的五公子定下了親事。

周奇與張四虎出發前,高樂與兩人談過,出於各種原因,兩人放棄了孫秀兒。而梁家的五公子梁維漢今年也參加了大考,沒中。他曾經與書院的學生們有過交流,以前開酒樓時有過接觸,人品家境相當不錯。孫秀兒也與梁維漢朝過麵,兩人都很滿意,趙萱私下和秀兒交流,知道她的心思也是火熱的。如今小院眾人炙手可熱,定親也就順理成章了。當然婚禮還要等到四虎他們回來。

在大家的期盼中,十月,出海的商船安全回到了天津港。僅損失了一條船,船工三人。眾人大喜。

清點交割一切後,參與的幾家皆大歡喜。當然稀奇古怪的事物和一些珍品當然是送入安排宮中了。明年開春將有更大船隊來到天津港,繼續他們的北航之旅。

當一切塵埃落定,幾人在書房中再次聚首盤算收益,結果令人滿意。淨餘海船5艘,一艘2000料,3艘1500料,1艘1000料,黃金2000兩,白銀3500兩,另外在遼東已付定金的2000-3000料的福船5艘,明年開春將交付使用,屆時還會有招募的水手到來。攜帶貨物的南方船主的預期收益都比應該都比他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