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雲在他24歲的時候,滿懷著報效祖國的熱血,大學畢業後,便報名參軍,在部隊上表現優秀,被部隊領導看中,保送到陸軍軍官學校深造。
平時夏雲所學廣泛,熱愛軍事和曆史,而所學的專業又是與國家軍事、政治等方麵有關的軍政專業,在學校裏無論是教官還是同學,對夏雲都讚不絕口,說他性格開朗,善謀善斷,好學上進,有一腔報國熱血。
然而人有旦夕禍福,再一次野外旅行時,意外地穿越到大明天啟年間,更意外的成為了天啟皇帝的五弟,後世史書上所講的大明末代皇帝崇禎朱由檢的身上,這讓夏雲好不鬱悶。
在經曆過初始的迷茫和彷徨之後,夏雲發現他如今所處環境的惡劣,表麵上他是大明天子的禦弟,至尊無上的信王殿下,實際上他連普通老百姓都不如,整天生活在白色恐怖之下,夾著尾巴做人,一切都要低調,生怕一個不小心惹惱了當時權傾天下的“九千歲”魏忠賢,來個心懷不軌,貶為庶民的下場。
熟知曆史的他,很清楚當前的局勢如何,天啟即位六年,一心熱衷於木匠活兒,不理朝政,整個朝局把持在司禮監大太監魏忠賢手上。魏忠賢仗著皇帝崇信與天啟帝的乳母客氏狼狽為奸,陷害忠良,徇私枉法,玩弄皇帝,把持國柄,在天啟帝即位這六、七年裏,將原本已經奄奄一息的大明朝,更是推下了深淵。
朝廷裏麵到處都是魏黨的耳目,朝廷大臣中,奸妄小人,無不趨炎附勢,拜入魏忠賢的門下,構成了臭名昭著的所謂“八虎、八犬”一類,而一些心懷大明,滿身正義的忠臣良將,不是被殺的殺,抓得抓,就是流放、充軍,罷官,搞得大明是烏煙瘴氣。
夏雲明白他自己所處的環境後,便一頭裝起了孫子,整天的隻知道鬥鳥溜狗,要不然就和一幫子紈絝子弟,入青樓,進煙花之地,飲酒作樂,歌舞尋歡。同時,不斷地交好魏忠賢手下的一幫子人,以金銀珠寶、美女等賄賂,麻痹了魏忠賢等人,讓他們以為信王殿下不過就是酒囊飯袋,躺在祖宗庇蔭之下的寄生蟲。
私下底,夏雲利用自己身為皇室,擁有大片皇莊的便利,暗地裏經營皇莊,收留一大批無家可歸的流民,並且從這些流民中篩選出適當的人員,進行培養,形成自己的班底。
夏雲還不時地將一些現代家具圖樣呈送給天啟皇帝,以博取歡心,天啟倒是對自己這個弟弟很傷心,別看著不關心國事,對於這個弟弟關心的緊,可能是因為自己沒有讀過多少書的緣故吧,天啟十分關心信王朱由檢的學習情況,每次都要詢問魏忠賢和其他人等,信王學習如何。
夏雲利用這個情況,瞅準了機會就向天啟奏請,孫承宗、韓矌等一批老臣作為自己的老師,名義上是老師,實際上就是與這些老臣搞好關係,一來保護他們,二來為自己將來做準備。
夏雲深刻的知道成大事者,必須要財力支撐,他利用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商業手法,在短短三年內便經營了數十家酒樓、車馬行以及海外貿易,為他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有了錢好辦事,他利用龐大的資金實力,組建了秘密部隊,親自訓練和指導,從流民中發掘了不少的人才,並且將一些人員,按插在京城內外,大內皇宮。
同時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老本行,通過秘密地,分散的手段,訓練出一支約八千餘人的全火器部隊,部隊領頭的便是他發掘出來南宮閑、司馬長風等人,並且暗中收羅民間大量失業和無生計的工匠,改良了士兵的裝備,還從海外葡萄牙人手中購置了一些望遠鏡等西洋玩藝兒。
雖然這些都很保密,但世上難免有不透風的牆,夏雲私底下這些動作,依舊引起了魏忠賢等人的注意,畢竟他們還掌握著大明無孔不入的錦衣衛和東、西廠,有幾次這些錦衣衛、東廠的探子差點發現了夏雲的一些秘密,好歹保密措施到位,加上夏雲的金錢攻勢,以及裝孫子的本事不錯,屢次化險為夷,安然度過。
到了天啟七年,夏雲的實力逐漸擴大,天啟皇帝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寧錦一帶的局勢也變的惡化下來,在天啟七年的臘月,終於爆發了大明與滿清的寧錦戰役。作為魏忠賢,再怎麼把弄朝政,斂財為私,對於這樣的軍國大事,還是蠻上心的,傾全力地關注到了這場戰事當中,因為逐漸放鬆了對夏雲的警惕之心,夏雲敏感地把握住機會,知道了自己時機已經成熟,無論從原本曆史的軌跡上來看,還是自己的出現改變了曆史,紫禁城裏那張椅子,應該是自己的,如果丟失,他就連原來的朱由檢都不如,更不要談什麼振興大明,做一番事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