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人俱都癡迷詩詞,乍然間聽了如此雄奇意遠之句,竟都沉迷其中不得自拔。倒是那被稱做老袁的富貴之人,第一時間便想到要找出這吟誦之人,與其結交一番。當下,一雙眼便在樓中逡巡。掃過了一圈之後,便把目光定在了他們身後一張桌子之上。
那人同樣臨窗而坐,正好背對著他們,即使在坐在那裏,那人身軀依然挺拔如槍。雖然看不清那人的長相,可老袁一眼便認出,這人就是誦出那番辭句的人。認定之後,老袁低聲告訴了兩個同伴。那兩人這才醒悟過來,三人對視一番,老袁便知道了兩人心意。當下長身而起,向那人所坐之處走去。
“這位兄台請了,在下袁文朗,冒昧之處還望兄台見諒!”
那人抬起頭來,看著一身富貴的袁文朗,對他的搭話不置可否,靜靜的等著他的下文。他卻不知,當袁文朗看到他清俊的麵容和深邃如星的雙眼後,心中更是打定了要和他結交的念頭。
“嗬嗬,在下此來,太過唐突,不過如是不來,那在下真真是酒也何不下去了。”不知為何,當對方清俊的目光落在袁文朗身上時,他竟然感到了一陣不自在,一向灑脫的他也不禁局促起來。對方還是沒有說話,原文朗不得不繼續說下去:“適才在下和兩個朋友聽了兄台吟誦的詩文後,都是好生仰慕,有心結識。不知兄台可否賞光,移架……”
他話還沒有說完,那人卻已經淡淡笑了起來,趁他停頓的機會插言道:“兄台何以認定那詩是在下所做?”
雖然被對方打斷了話頭,可是袁文朗一點也不覺對方失禮,反而看到他的笑容後,還生出一股親切之感來。“嗬嗬,這個,這個……”袁文朗本就是能說會道之人,可是對於對方這個突兀的問話,一時間竟找不到什麼詞來回答。難道直說是自己猜的?
“嗬嗬,這個,這個……不瞞兄台,這個,在下是猜的!”終於,袁文朗還是決定實話實說。
“哈哈哈哈,兄台可真有意思。在下姓李,單名一個逸字,草字逸之。兄台請了!”
看到對方起身向自己做了個請的手勢,袁文朗一時間居然愣在了原處。在他話剛剛出口時,便以為對方會拂袖不悅。自己的事情要辦砸,可哪知道對方居然酒答應了自己的請求。當下,也不多話,喜滋滋在前引路!
“嗬嗬,老孟,青蓮,老弟我幸不辱命,把人給你們請來了!”還沒走攏,袁文朗便哈哈笑道,拉著李逸的手,向二人介紹起來。“來,李兄,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孟山人孟兄,滿腹經綸,實為天下少有的人物。而這位,說來和你倒是本家,人稱太白先生的李白李青蓮的便是。”
落座之後,幾人又互相介紹了一番。原來,那年長者姓孟,名山人,字浩然,乃是當世有名的名士,不但所學過人,同樣有一身罕見的詩才。隻可惜一身所學終不得用,空有一腔抱負,終因他性情太過耿直,不為上位者所喜。終究一生碌碌,鬱鬱不得誌。
而那位叫李白的,字青蓮,乃是錯過有名的詩家,其所做之詩,不僅為民間所喜,更是得上層推崇。因此,在上位者間,境遇要比那孟浩然好的多了。隻不過,他這人一生任性,隻喜山水詩詞,而於仕途權位毫無戀棧之意,因此,活得倒也瀟灑不羈。
至於那袁文朗,比之兩人也是絲毫不差,隻不過他所長不再詩文治世之道,而在經商謀利之途。如今楚國第一商號袁字居,便是他名下的產業。他雖為商賈之身,可是卻也是豪爽之輩,性情頗有喜人之處,否則那孟李也不可能和他結為知交。
這三人不要說是楚國,就是在整個天下,也是鼎鼎有名的人物。
三人的來曆,其實李逸早就已經打探清楚了,今日這巧遇之局,其實便是他一早就謀劃好了的。因此,這一刻聽得他們介紹,雖都是大名鼎鼎之人,可他也沒有太過驚訝,一直臉上都掛著淡淡的笑意。
可這落在三人眼中,卻更添不凡。要知道,若是換了個人知道他們身份,那肯定是一臉的興奮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