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下第一樓(一)(1 / 2)

楚國京師與其他任何一個城市都大為不同。以牆築城,其形如池,是之為城池。而世上絕大多數的城池,也都是四麵以城牆圍之。而楚國京師最大的不同,也正就在於此。

京師隻有三麵有牆,分別是西、南、北這三麵。而在東麵,則是世上獨一無二的以水為牆。這水便是有天下第一湖之稱的庭湖。

庭湖方圓八百餘裏,由多條大江大河彙聚而成,其中最大的一支,當數由京師穿城而過的沅江。庭湖東接長江,浩浩湯湯,縱橫八百,一派煙波浩淼色。湖形狹長,在距離京師三十裏處,有一座君山突兀橫穿而出,在湖麵形成一半島。這山的出現使得本就狹長的湖麵,更顯擁促。而楚國也就在此,設立水關,使之成為京師的東大門,與岸上的旱關成對峙之勢。後來,因有人發覺這不能對京師形成絕對的保障。

於是當時楚國的皇帝,發動民役二十萬,將整個君山填滿,阻斷庭湖。又重在山的中斷開山為河,使之成為京師的東屏障。同時,南北兩麵還與城牆相連。將京師圍了個嚴嚴實實。而如此一來,小半個庭湖也就成了京師的內湖。

天下第一樓本叫做淩虛煙波樓,位於庭湖畔,樓高五層。本來這樓原本不叫淩虛煙波樓,而是叫做黃鶴樓,而且隻有三層。後來又重新加了兩樓,而且這兩樓並非原來那樣,隻在樓上加樓,而是懸湖而加。也就是這兩層,是懸空在湖麵之上,遠看就如同倒置的樓梯一般。這樓一建成,便震驚天下,譽為千古第一奇樓。

因為四五兩層架懸於湖麵之上,每日裏,湖麵水汽升騰,整個樓便隱沒於煙波迷霧之中,平添幾分出塵之意。因此,這名字也被叫做了淩虛煙波樓。

這樓若隻是建築之奇,倒也還當不得天下第一這個稱號。之所以有這麼個稱呼,隻因為這裏自黃鶴樓起,便是天下文人士子彙聚之所,無數墨客騷人常遊覽此地。留下無數傳世詩文。

而自淩虛煙波樓成後,這裏更是鼎盛。到得後來,有豪門世家發現這一狀況後,便每日裏都有專人在此守候,一發現有傑出之士,便出麵招攬結交,以期為其所用,蓄養為門客。如此一來,這裏竟就成了楚國除科考外,各豪門世家又一取士之處。

而到了最近幾十年,楚國朝綱腐敗,科考弊端叢生,許多有才之士不屑參考。反而是到這淩虛煙波樓來一展所學,以期為某豪門世家看中,從而平步青雲。到後來,皇家居然也參與其中。使得這淩虛煙波樓更是名聲大震,竟隱隱有了超過科考的勢頭。

其時已是五月,春夏交接之時。這淩虛煙波樓才剛營業,樓下三層便已經坐滿了人。上麵兩層,同樣也是坐滿了大半。之所以生意如此之好,原因無他,隻因為這朝廷的科考才剛結束。許多落榜的士子也不急著回去,而是來這樓中碰碰運氣,看能不能被某大家看中,招攬入府。不過,到了這個時候,真正有才學的基本上是早在二月間便已經被展覽走了。而次一等的在三四月間也各有了主家。到了現在還生下來的,基本就是最差的了,最乏人問津的。可偏偏又是這類人最多,而且大多還是自以為是,眼高手低,隻會誇誇其談之輩。

不過,這其中卻也不乏有真才實學者。他們或是懷才不遇,或是自命清高,或是無意仕途,純粹隻是來湊湊熱鬧,或者就幹脆是來這裏交幾個至交好友的。不過,這些人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大多為脾氣怪異之輩。否則,他們也早就投身豪門之中了,而不是像現在這般。

這淩虛煙波樓既然分有五層,你能夠進那一層,自然也是和你的身份、才學和錢袋掛鉤的。一個迂腐潦倒的落魄文人,自然是不可能上到第五層的。同樣,滿腹智機而多金者,自也是不屑在第一層廝混的。就算這人也是潦倒之輩,可當有豪門看中他後,自然就要請到更高的樓層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