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閱讀的一開始,有意思的事情就一個一個的出現。
你想想,在四個漢字“一麵之詞”被你的眼睛快速掃描並即刻呈現在視網膜上之後,你並不能馬上識別出這四個字。因為眼睛看到的隻是一些黑色的奇怪圖形符號,我們的眼睛並不能識別和思考,而通過眼睛拍出來的這些“照片”需要經過複雜的轉化,變成神經能夠傳導的信號,“速遞”給大腦。然後大腦還需要很多個腦區協作,識別出字形,提取出字音字義,據說這一列動作需要人體的許多精巧的“零部件”完好無損,同時有序地分工合作。
從看清楚到讀懂意思,需要幾十個精密的步驟,並且一絲一毫都不能出錯。最關鍵的是整個過程貌似都用不了半秒。
我們不得不感歎生命的神奇,這讓我不止一次在懷疑,從無生命到高等生命,真的是一係列的複雜環境變化產生的生命,真的是環境的一係列變化導致進化出多樣的物種,尤其是高等的我們?我真的願意相信這一切都是“神”造的,因為生命簡直太完美了,大腦簡直就是一台偉大的精密儀器。
所以,如果有些煩躁或者十分鬱悶的你先停一停,根據你自己的喜好,找個大庭廣眾或者犄角旮旯暢快的高興去吧,因為你太幸運了,竟然能順利的看懂以上內容,說明你身上這件價值連城的“高端儀器”和那麼多獨一無二的“零部件”啥毛病都沒有。
既然這樣,還能有什麼力量或者是信念能夠讓我們變得鬱悶呢?讓我們帶著一個放空放靜的一個好心態,輕鬆自如的探討一下,到底什麼是一麵之詞吧。
談到探討,就是麵對一個事物,你有你的思考,我有我的理解,大家本著互相尊重、坦誠學習的理念進行交流學習。不同的人由於思維方式、觀念等因素,所得出來的見解更是千差萬別,有的甚至是天壤之別。
不過還好,對於一個四字詞語的概念,相信就字麵意思的理解還沒有多大的差異,隻是變了語境,或者思考的深度還是差距不小的。為此,我查了一下字典,它對一麵之詞是這樣解釋的。
【解釋】:爭執的雙方中一方所說的話。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五回:“今日若聽此一麵之詞,楊儀等必投魏矣。”
【示例】: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不能隻聽~,必須全麵了解情況,然後再做處理。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用於否定句
讀完之後,就字麵意思而言,相信每個人之間不會有太大差異。那我們就繼續思考,這個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使用者的情感態度、和含義上的深度繼續的做下麵更歡樂的討論。
首先,我們先來平靜的精讀一下那個古老的故事。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能夠曆經時代變遷而不朽,畢竟有它的道理。不知你能否感受出怎樣的“一麵之詞”?
《小馬過河》——小學低年級的一篇課文。
小馬和他的媽媽住在綠草茵茵的十分美麗的小河邊。除了媽媽過河給河對岸的村子送糧食的時候,他總是跟隨在媽媽的身邊寸步不離。他過的很快樂,時光飛快地過去了。
有一天,媽媽把小馬叫到身邊說:“小馬,你已經長大了,可以幫媽媽做事了。今天你把這袋糧食送到河對岸的村子裏去吧。”
小馬非常高興地答應了。他馱著糧食飛快地來到了小河邊。可是河上沒有橋,隻能自己淌過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呢?猶豫中的小馬一抬頭,看見了正在不遠處吃草的牛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