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勝利者(3 / 3)

屋大維沒有反對,他示意阿格裏帕拿過來了一卷紙:“羅馬送來的消息,有人告發雷必達,他把我們的協定,告訴了塞克斯都。”

“背叛?”安東尼驚愕,繼而大笑,“這個耐不住的寂寞的家夥!你打算怎麼處置?”

“也許取消掉分給他的行省,西班牙和山外高盧。”

“好吧,我不介意接受其中的一個。”安東尼說道,他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接著說道,“不過實事求是的說,我並不相信雷必達會有這個膽子。他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也是一個不夠大膽的人。”

“我回去之後,會仔細調查的,若是告發不真實,我想我們可以給他別的行省。”

屋大維的意見,安東尼心領神會,山外高盧和西班牙都可謂是羅馬最大的行省,用這個借口,取走它們,換給雷必達一個或者兩個其他的行省,當然是最好的選擇。

需要討論的事情很多,表麵上,和共和派的戰爭已經結束了。過多的士兵不再需要,這隻會給國家財政增添沉重的負擔。並且在戰爭前,安東尼和屋大維曾答應過士兵,勝利後會給他們足夠的獎賞,這更是一筆大數目,就目前羅馬的狀況,是根本拿不出來的。

所以,安東尼留在東方,就有了另一個任務,和馬克勢力作戰的同時,要斂聚愛琴海以東國家的財富,也就是說,同這些國家發生戰爭。

然後,他們退役了服役期滿的士兵,達到二十年兵齡的士兵有很多,不過也有很多不願意退伍,他們習慣了軍隊,他們習慣了戰爭,他們習慣了掠奪,這些人有八千人。

安東尼和屋大維分配了這八千個經驗豐富的老兵,組成了各自的衛兵大隊。保留下的軍隊,共有十一個軍團的步兵,和一萬四千人的騎兵。其中安東尼率領六個軍團和一萬個騎兵,屋大維有五個軍團和四千個騎兵。

屋大維把自己的軍團給了安東尼兩個,以此來補充安東尼同敵人和外國作戰的力量,並用此換取安東尼留在意大利的軍隊。如此一來,意大利境內的駐軍就純潔了,不再有兩個指揮官,而是隻有一個單一的指揮官了。

當然,雷必達在羅馬還有兩個軍團,不過他顯然已經被排除在了考慮之外。安東尼沒有反對屋大維的這個提議,一則是因為羅馬最富有的地方就是東方諸國,都處在他的控製之下,一則是有阿奢也隨同屋大維一起返回。

他們一致要求,要阿奢裁減部下。

因為阿奢部下的士兵,基本上才服役不久,退伍的沒有幾個,這樣一來,他的力量就和安東尼同屋大維不相上下的。這當然是不能接受的,安東尼和屋大維,誰也不能接受。

“已到了和平的時期,根本不再需要如此數量的部隊。你的信徒們在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力量,現在,是到了使他們享受榮譽的時刻了。”屋大維說道,他要求,“我並非要求你全部解散你的部下,我知道你希望能親手殺掉塞克斯都,可他的部隊數量並不多,並且我們也不會讓你單獨迎敵,要知道,他不但是你的敵人,更是我的敵人,也是羅馬的敵人。

“所以,一個軍團,就足夠了。”

“我認為,兩個比較合適。”安東尼不讚同屋大維的意見,他說,“當初我們在亞爾巴開會的時候,阿奢主動退出了三巨頭的結盟,但實質上,他在戰爭中、以及羅馬社會的各個方麵,都發揮著強過雷必達的作用。

“雷必達在羅馬就有兩個軍團,我們不能給阿奢不同的待遇。”

阿奢默不作聲,仿佛無關之人,冷冷地看安東尼和屋大維之間的爭執。

他完全理解屋大維和安東尼的意思,對屋大維來說,他巴不得阿奢部下一個軍團也沒有,對安東尼來說,一個軍團的數量卻不足以應付屋大維在意大利的軍隊。並且同時,安東尼需要的,隻是應付,而不是對抗。

他們兩個不相讓,爭執許久,安東尼問阿奢:“你的意見?”

“三個軍團,一個在羅馬的神廟。”

“神廟?”屋大維帶著病體,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不可能!我之前已經說過,對你的宗教,我們不會反對,卻也不會支持。”

“是你,而不是你們。”

“他說的對,是你,而不是我們。”安東尼很喜歡看到屋大維受窘的樣子,並且一直以來,他都有意無意地在尋找類似的機會,樂此不疲。

阿格裏帕想起了屋大維在私下裏的咆哮,針對安東尼:“那個無知的匹夫!”

“兩個軍團,但不能有神廟。”屋大維無力地倒回了椅子,他做出了讓步。

“兩個軍團,一個神廟。”

“兩個軍團,一個神廟。”安東尼重複阿奢的話,他並非不理解屋大維曾說的話的意思,但在和屋大維羅馬的爭鬥過程中,他深刻地體會到了屋大維在人望上的優勢,所以又不能不借助阿奢的力量。

不過,他做了補救的措施,屋大維的上次談話之後,他就主動加入了阿奢的神會,得到了一個顯赫的職位,主教團的團長,大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