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在山下(2 / 3)

“並為了這個信念,我寧願自衛而死,也不願苟且偷生,不抗爭就屈服在奴役之下!想想你們的祖先是怎麼做的吧!想想他們爭取自由的樂觀精神和忍耐精神吧,想想在高盧人用野蠻攻陷了羅馬之後,我們的祖先們又是怎樣臥薪嚐膽,把他們驅逐出去,並最後徹底征服,使得他們臣服的吧。

“當他們的自由發生危險的時候,他們絕不讓步。當自由發生危險的時候,我們,也絕不能讓步。這才能無愧祖先,讓我們,不會被後人嘲笑。”

“征服高盧的?”

“那是凱撒,和他有什麼關係?”

阿奢的身邊,聽眾在小聲地嘀咕著。西塞羅的演講告一段落之後,他們停止交談,開始用力鼓掌,大聲喝彩。在這期間,很多得到消息的元老紛紛到達,有了阿非裏加軍團撐腰,他們的氣色好了很多。

“我很奇怪,他本來不是支持屋大維得到執政官職位的?現在怎麼又反對。”

“或許是為了自由?也許是為了權利。”

“你是說?”

“打敗了屋大維之後,除了他,還有誰會更合適執政官這個職位?”阿奢回答著波裏歐的問題,他看到出現的元老越來越多,他們聚集在元老院的門口,交頭接耳。

“同時在他的嘴裏,這成為了一場為自由而戰的鬥爭,你應該早做準備,波裏歐。也許,你聯係好的人中,有些會為此而改變立場。”

西塞羅做完了演講,震耳欲聾的呼聲響遍了廣場,他舉起手臂,一邊衝聽眾們示意,一邊走下高高的講壇。元老們迎了上去,歡迎他的回來,讚揚他的演講,順理成章的,又一次的元老會被召開了。

波裏歐離開了,他要去做相應的布置。阿奢卻沒走,就在正中間的噴泉附近,他依靠著一座青銅雕像坐下,在那裏等待元老會的決定。廣場上的市民們也慢慢多了起來,他們三三兩兩,散在雕像和建築之間。熟識的人之間,互相輕聲交談,都在猜測元老院會做出什麼樣的決議。

會議很快就結束了,元老們沒出來,隻出來了一個文書,他把告示釘在了元老院的大門上。

同時有一個傳令官躍上了高台,向圍觀的人大聲宣讀:“所有的八個軍團,而不再僅僅是馬斯軍團和第四軍團,都會被付給五千個銀幣;負責分配這筆獎賞的,不再是十人委員會,而是屋大維;他被允許缺席成為執政官的候選人。以上法令,全部取消。

“新的法令:十七到四十六歲之間,羅馬城中所有到達兵役年齡的人都必須立刻前來廣場集合,將會由專人負責,分配武器。阿非裏加的兩個軍團和他們帶來的一千個騎兵,以及蓬薩留下的軍團,將在大法官的率領下駐紮在雅尼庫隆山上的國庫、台伯河上的橋,以及其他合適的地點。城市大法官將指揮單獨的部隊,做機動後備。並指認元老在港口準備船隻,攜帶金錢,以防戰敗,為願意離開的公民們提供出海的方便。”

備戰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了,軍團開進羅馬,大批大批的適齡公民被召集,分發武器,指定指揮官。阿奢命令信徒們不要反抗,順應而為,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盡力拉攏本隊的士兵。

元老院加大了對屋大維親人的搜索力度,所有的凱撒黨人,以及和屋大維交好並有能力的人都成了嫌疑犯。他們甚至調來了大隊大隊的士兵,不經通知,就破門而入,拿著元老院的命令,大肆搜查。對另一些有勢力有名望的凱撒黨人,他們則分頭拜訪,明敲暗打,或者拉攏,或者威脅。

卻都毫無作用,屋大維的親人們依然蹤影不見;在這樣一個占據上風的時刻,凱撒黨人對他們自然更是寸步不讓,絕不妥協。

街道上往來的,隻有拿著武器的壯年男子,或者全副武裝的士兵隊列,婦女和孩童都藏在了自己的家中,不敢出門。搜查的士兵,常常和維斯塔神廟擦肩而過,卻沒有一個人想起要去這裏搜索。

因為在羅馬人的心目中,這裏是神聖之地,供奉在其中的長明聖火是羅馬長盛不衰的最大保證。

在這場搜索中,埃及人也受到了波及,他的祖國是羅馬的附屬國,就在羅馬的權利和保障來說,在某些方麵,他還不如身為公民的希臘人。阿奢和波裏歐無法出麵幫助,隻好委托了幾個有地位的凱撒黨人,收容並庇護了他。

鼓起了勇氣之後,元老院變得勇敢起來,時間關係,它的準備工作卻還是十分倉促。龐倍黨人在城中各地,不斷地發表著種種演講,向人民許下種種承諾。有幾次,阿奢看到西塞羅,前呼後擁,從香料店門前匆匆而過,大群的元老、貴族、騎士擁簇在他的周圍。

“他似乎已經從爭奪執政官的失敗中走了出來。”

“死亡的恐懼,足以讓龐倍黨人放下和他的分歧,並使得他們再度聯合。”

“屋大維到了哪裏?”阿奢問道。

“距羅馬最多十天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