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為了不引起太大的注意,對這些較遠地方的信徒,阿奢做出了苛刻的要求,隻命令有服役經曆並且年富力強的前來。盡管如此,到第十天,差不多又有一千人了。
阿奢把這些晚來的老兵另組一營,取名神諭,帶在身邊,親自訓練,一同參加訓練的,還有烏桓人,他的衛隊,和波依人的騎兵。
幼年讀書之時,風氣所至,阿奢也曾研讀兵書,一路行來,又屢經戰陣。有理論,有實踐,故此,他對這些非常熟悉。隻是時間短促,又無足夠的馬匹,戰車和弓箭,騎射之術隻有不教。這些羅馬人的武器又很單一,全是短劍,器械之術,也隻好不教。剩下的,唯有戰陣、戰法。
他選了兩三種常用戰陣,在山林湖泊之間,日夜操練。並按照賽爾斯人的軍製,給神諭營的士兵每人製作了一條徽章,上寫,神諭營,某士。章在胸前,就算是他的中軍了。除此之外,他還製作了各色旗幟,以備使用。
幾千人一起訓練,再隱蔽,也早晚會被人發現。各派各自籌軍,劍拔弩張之下,反倒沒人前來幹涉。元老院雖是送來了一紙命令,叫他們立刻解散,但在阿奢領著眾軍後退五十公裏之後,並聲明這是奉屋大維之命後,就再沒人來管問了。
平靜的表麵下,形勢越來越緊迫。一封封的急報,或從屋大維處,或從羅馬送出,每天必有,多時可達十幾封。
在蓋約的帶領下,馬其頓的五個軍團中有四個到達了勃隆度辛。新來的士兵們卻和原駐的混在一起,責難安東尼,為他未曾反對殺害凱撒的凶手們。他們引導安東尼上了講壇,卻不歡呼,沉默不語,這意味著,他們要求安東尼先把這個問題說清楚。
安東尼大為惱怒,他申斥士兵們不知道感激,因為是他把他們從帕提亞遠征中轉移到了意大利;為奸細的事兒,他責難他們,因為他們不肯把一個輕率的孩子派去的奸細交出來給他,若不是他的衛士中有人告密,他甚至至今都還被蒙在鼓裏。
他說,他會自己找出這些奸細,並決定帶領這支軍隊前往富庶的高盧,不過在之前,他們得先擊退拒不離開的狄希摩斯。他決定給每個士兵一百銀幣的獎勵,這個數目是吝嗇的,士兵們為此哄笑。安東尼憤怒的斥責他們,他們鼓噪叫囂,紛紛離開。
“你們一定要學習服從命令。”
安東尼要求軍團將校把那些喜歡搗亂的人帶到他的麵前,按照軍法,命令他們抽簽。為了在給士兵們恐懼的同時,又不會引起他們更大的反抗,他沒有按照什一律,隻處死了很少的一部分人。
可士兵們沒有感到恐懼,他們更憤怒和仇恨安東尼了。
“這正是細作們發揮作用的時候。”
“正是如此,尊敬的阿奢。”
梅塞納斯印製了大量的傳單,散發全營,要求士兵們多想想安東尼的刻薄和殘酷,回憶一下老凱撒的慷慨和仁慈,勸他們替小凱撒服務,分享他的贈予。
為了找出奸細,安東尼懸賞給告密的人,威脅幫助他們的人,卻除了他衛隊中的幾個之外,一個也未能再找出。
屋大維召集的士兵數目達到了一萬人,他給了他們每人五百個銀幣,信使再次前來,尋求阿奢更多的幫助。
“我需要足夠的弓箭和戰車。”阿奢回答,信徒們搬來了成箱的錢幣,他打開蓋子,銀光燦燦,照亮了信使的臉:“一百萬個銀幣,這是我目前所能湊到的最大數目。”
“屋大維感謝您的慷慨,勝利就在眼前,或許不需要戰爭。我們每多一個士兵,安東尼的壓力就會增強一分。”
安東尼向軍隊道歉,說他處罰士兵是為了軍紀,但他沒有按照軍法處罰更多的人,這表示他並非刻薄,也絕不是殘酷的。他請求和士兵們彼此放下惡感,許諾會贈予士兵更多的錢幣,之前那一百個銀幣隻是一個小小的禮物。
一麵是將軍的尊嚴,一麵是向士兵們讓步,他試圖在其中找出平衡點,僅僅口頭許諾,卻沒有實際的行動。或許是因為懺悔,或許是因為恐懼,士兵們的騷動還是平息下來。安東尼借機撤換了將校,進一步發表演說,安撫其他的人,奸細們的活動看樣子是失敗了。
“急報!按照中隊,勃隆度辛的士兵拔營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