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結束得很快,因為出擊的維爾華琴納斯人不是很多,不過兩百人,在數量上並不占很大的優勢,他們的弓箭射程,又比不過烏桓人,在戰鬥開始之前,就至少有四十個人被烏桓人射死掉。
阿奢抓住最後一個活著的維爾華琴納斯人,也就是那個領軍的年輕將領,奔回了敵人的營寨前。他下了馬,跪倒地上,望天高呼:“為了神的榮耀!”然後提起刀,刺穿了這個維爾華琴納斯人的脖子,他沒有躲避,任由鮮血噴湧了他一身。
“一切為了神的榮耀!”信徒們熱血沸騰,在剛才的接觸中,他們處在兩翼,沒有人損傷。烏桓人更是毫發無損,不過他們的箭快射完了。主力中堅的高盧人死了三十多個,有十幾個負傷。
敵人忍受不了這種挑釁,負責的將領終於答應了請戰的戰士,他打開營門,一個又一個的百人隊奔出了營地。阿奢跳上馬,領著波依人和他們稍一接觸,就敗退了下去。信徒們緊跟在波依人之後,烏桓人接過經過的波依人遞過來的箭矢,負責押後。
敵人看到了他們傳接箭矢的一幕,相信他們是箭矢不足,所以敗退了。並且阿奢一直揪著那個將領的頭顱,這讓他們更加相信,這隻是一支前來支援波依人的小小的雇傭軍隊伍,他們不過是企圖以這種冒險,來獲得波依人的獎勵。
“不能讓他們逃了!”
“要為大小普勒斯將軍報仇。”
追趕在敵人的身後,維爾華琴納斯人距離森林,越來越近了。
Ⅰ,德魯伊德,高盧人的祭司。高盧各族信仰的神各不相同,一般都是以自己族群的名字命名。他們並不是一神論者,隨著互相的接觸越來越頻繁,一些影響比較大的族群的神,也會被他們接受,成為共同的信仰。
除了各族特定的神之外,文中不會出現他們信仰的其他神,都改為羅馬的神。在羅馬人的影響下,他們也的確是逐漸都在信仰著羅馬人的神。
Ⅱ,克拉蘇,前三巨頭之一,名氣不如龐倍和凱撒大,但也並非無能之輩。
在蘇拉和馬略的內戰中,他站在了蘇拉這一邊,並在bc71年,鎮壓了斯巴達克起義。他通過各種投機買賣,非法強占,得到了萬貫家財。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他一直都是凱撒的金主,最高時期,凱撒欠他800塔倫的黃金(折合200多萬美元)。甚至,他明知凱撒和他的妻子有染,在凱撒出任西班牙總督的時候,還是大力支援,正是有了他的資助,負債累累的凱撒,才得到了債權人們的允許,離開了羅馬。這一切,都是因為他需要政治保護。
他和龐培一起出任了一屆執政官之後,前往敘利擔任亞總督。他嫉妒龐倍和凱撒的赫赫戰功,便在這裏悍然和安息開戰,渴望獲得榮譽和更多的財富,bc53年,他戰敗被殺,頭顱被製成了玩器,擺在安息皇帝的桌前。
他的兒子帶著5000人突圍而出,後來不知所蹤。這就是曆史上羅馬第一軍團失蹤之謎。前些時候,有文章說,這個軍團向東突圍之後,到達了匈奴人的地盤,得到了北匈奴郅支單於的收容,成為了雇傭軍。
Bc36年,西漢和北匈奴在郅支城展開決戰,陳湯(明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即是出自此人之口)砍掉了郅支的腦袋,送給了皇帝,並在這次戰役中,俘虜了一支奇怪的軍隊。這支軍隊采用的戰法比較獨特,都是羅馬人才使用的戰法,漢朝皇帝把這支俘虜安置在了甘肅。
一些曆史學家推測,這支軍隊就是失蹤的羅馬軍團,如今他們在甘肅的後裔不但容貌和當地居民迥異,而且還保留著羅馬人的一些習俗。
當然,這隻是一些人的推測,並無十分確鑿的根據。
Ⅲ,羅馬人一直沒有發明出弓弩來,他們有的是大型的弩炮。漢的弩分兩種,一種是擘張弩,可以用手臂的力量展開;一種是蹶張弩,需要用腰腿的力量拉開。
蹶張弩,在戰國時期就有超足而射的記載,因為勢大力沉,需要踏足而射,所以速度比較慢,但射程極遠。西漢的十石弩,要拉開它,需要270—300千克的力量,而射程可達400米(可比擬突擊步槍),漢匈戰爭中,李廣曾用這種弩射殺敵將而扭轉戰局。
史書記載,戰國時最好的蹶張弩出自韓魏,他們製作的十二石弩都可射到600步之外,秦時1步是6尺,也就是可以達到1200米。即使幾千年後的今天,出土的秦弩的射程也可達900米。
阿奢使用的是前者,這種弩比較好使,射速較快。<孫臏兵法>中記載,這種弩可以射到100步,也就是200米左右。阿奢的弩,是他父親從漢軍中買來的最精良的,所以射程較一般的為遠。
此外,還有連弩,最強力的連弩,一次可發數十支箭。三國孔明製作了元戎弩,矢長八寸,一弩十發。和他同時期的馬鈞把它改成可供單兵使用的武器,一弩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