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的確是一場誤會,經過米切爾的翻譯,阿奢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
米切爾和他的族人是高盧人中的波依人,就勇武而論,高盧的各個部族之中,隻有厄爾維幾人能夠和他們相提並論,其他各族都遠遠不如。因為他們差不多天天都在日耳曼人作戰,或者抵抗他們的侵略,或者侵入他們的領土。
波依人的領土本來是在萊茵河的西岸,後來侵入了東岸的一些地方;厄爾維幾人的領土則是從高盧的最北方,一直到萊茵河的下遊。
這塊地方的位置不是很好,兩麵是河,一麵是山,活動起來不夠寬敞,因為日耳曼人的不斷侵擾和本族人數的增加,厄爾維幾人最後決定遷徙它處,他們並且說服了一部分的波依人。為了表示決心,身為主力的厄爾維幾人甚至燒掉了自己的十二個市鎮。四百個村莊,以及所有的私人建築。
遷徙它處的話,他們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通過汝拉山和羅唐納斯河之間,是條狹窄而又崎嶇的道路,車輛無法通行。另一條,就是渡過湍急的羅唐納斯河,這條河的對岸,是阿羅布洛吉斯人的領域,這是一支剛剛被羅馬人征服的高盧部族。
日內瓦,是阿羅布洛吉斯人境內最邊遠,距離厄爾維幾人和波依人領土最近的市鎮。凱撒在得知消息之後,就立刻從羅馬趕到了這裏。
一個是想為自己的族人報仇,因為厄爾維幾人曾經打敗過羅馬人,並殺死了領軍的執政官和一個副將,這個副將是凱撒嶽父的祖父;另一個更大的原因或許是為了能建立功勳,總之,他拒絕了厄爾維幾人提出的借道請求。
燒掉自己家園的厄爾維幾人早就沒了退路,隻占少數的波依人也沒有太多的發言權。他們最後打算偷渡過河,被凱撒擊退,沒辦法的情況下,隻好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可是這條道路離羅馬的行省也並不是很遠,凱撒認為如果這些好戰成性的野蠻人成為羅馬的鄰居之後,會把羅馬當作他們的糧倉,給羅馬帶來極大的危險。
因為這個理由,或者隻是一個借口,他率領了五個軍團翻過了阿爾卑斯山,進入了山外高盧,這就是他征服高盧的開始。
厄爾維幾人和波依人在這場戰爭中,顯而易見的不是凱撒的對手。波依人在出發的時候有三萬兩千人,等到戰爭結束隻剩下了八千人。而厄爾維幾人出發的時候,有二十六萬人,最後剩下的,也不到三分之一。
他們臣服之後,凱撒為了保證厄爾維幾人原有的領土,不會因為空置而引來河對岸更加野蠻的日耳曼人,於是就命令厄爾維幾人回到他們出發的地方。至於波依人,一個是他們剩下的人數不是很多,一個是因為他們驍勇善戰,和凱撒並肩作戰的愛杜伊人,願意把他們安插在自己的土地上,凱撒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在愛杜伊人給了這些波依人分配過土地之後,不久,因為凱撒也很欣賞這些勇敢的波依人,他就命令愛杜伊人給了他們和他們自己一樣的權利和自由。
這個偷襲阿奢的高盧人,就是留下來的波依人中的一個;他的同胞米切爾,則因為在戰爭中成為了戰俘,所以後來被賣做了角鬥士奴隸,被相中了他格鬥技巧的埃及人買走,是幾年前的事情。
——其他的高盧奴隸,並不是波依人,而是其他各族。
“你們這些蠻子!竟然敢欺騙無所不能的拯救者。”聽完米切爾的翻譯之後,老醫生馬爾庫斯立刻憤怒地舉起了手,向阿奢檢舉揭發高盧人的罪惡。
他說:“拯救者,他們絕不是波依人,因為這裏並不是愛杜伊人的地盤,而是沃孔蒂人的領土。”
阿奢把目光轉向米切爾,等待他的解釋。
米切爾惶恐極了,不過在詢問高盧人之後,他鬆了口氣,他說:“尊敬的主人,這位尊敬的醫生說得沒錯,這裏的確是沃孔蒂人的領土。不過,在幾個月前,有一支厄爾維幾人的遊蕩部落,開始不斷地侵擾我的部族。”
“愛杜伊人呢?怎麼不去找他們幫忙。”
“愛杜伊人的北邊,是他們的世敵塞廣尼人。最近,塞廣尼人在邊界陳列重兵,所以,愛杜伊人不敢輕舉妄動。”
阿奢點了點頭:“厄爾維幾人的這個部落是從哪兒來的,他們不是已經遷回去了?”
“是的,尊敬的主人,他們遷回去了。但是他們並不是全部都聽從了偉大的,凱撒的旨意。他們中有一支叫做維爾華琴納斯的部落,在戰敗的當天晚上,就逃出了厄爾維幾人的營地。雖然他們被抓回來了很多,但還是有很多人逃到了萊茵河的下遊,投奔了他們昔日的敵人,日耳曼人。”
戰敗之後,米切爾就被帶回了羅馬,所以他對這些事情不是很了解,他說一會兒,就停下來,繼續詢問高盧人,他接著說道:“萊茵河的下遊距離愛杜伊人的地方很遠,本來是相安無事,可是就在塞廣尼人列兵邊界的同時,這個厄爾維幾人的部落就借道塞廣尼人的領土,打著懲罰背叛者的名義,開始不斷地侵擾我的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