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平收到確切消息,立刻來見王令淑,說道:“王姑娘,你現在可以放心了。”
原來,衛平雖然經過了幾年曆練,但他畢竟來自後世,對於爵位承嗣的重要性感受還不深刻。他之所以在賈南風麵前提出那樣的解決方案,除了左思、常山公主夫婦的請托,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於王令淑的緣故。
王令淑可不知道自己沾了常山公主的光,隻以為衛平全是為了她,連忙躬身道:“賤妾在此替父兄謝過老爺。”
父親的死讓王令淑很心痛,但衛平能夠為她著想又讓她很高興,這時候,她臉上的神情便十分精彩。
衛平哪裏猜得到她複雜的心思,隻以為她心傷父親之死,便道:“人吃五穀雜糧,難免一病,你也不要太傷心了。王老將軍出殯就在這一兩日,我讓人安排輛車子,你回去送老將軍最後一程吧。”
王令淑是司馬炎降旨賜給衛平的妾,這對王渾一家是個奇恥大辱,因而王渾在世時一直不許王令淑再進家門。現在王渾死了,王聿雖然承襲了京陵公,卻沒有一官半職,再也耍不起威風。即使王令淑隻是衛平的小妾,王聿也會百般巴結,又怎敢不許她進門?
誰知,王令淑卻輕輕搖了搖頭,道:“回老爺,賤妾不回去!”
被家族拋棄,王令淑心中肯定有痛。但是作為一名女兒,她又哪有資格記恨自己的父親?王令淑不肯回家,隻是由於她現在的身份有點不明不白。如果真是衛平的小妾,她早就高高興興、風風光光地回去了。因為她在衛府呆了這些時間,早看出來衛平對待那些姬妾的態度與尋常人不同。妾和夫人,在衛平心中的地位是一樣。可惜她還是個大閨女,並沒有真正成為衛平的侍妾,她瞞不了自己。
衛平見她態度堅決,也就不再相勸,說道:“既然不願回家,那就收拾收拾,跟我們一起去京郊別院吧。”想了想,又道:“去給禿發夫人說一聲,請她與我們同去。”
幾乎每個月,衛平都會攜家人去穀水邊的京郊別院小住幾天,而新年往往也是在那裏過的。誰也不知道,衛平這樣安排隻是為了將來一旦有事,好讓家人熟悉逃跑的線路。禿發慕雅一般不會跟他們一起離開侯府,但今天衛平卻要帶上她,因為衛平有一個重要的安排。
…
鄴城是漢末曹操的王城,曹魏消,3時期五都之一,左思所寫《三都賦》中魏都賦描寫的就是這裏的風光。如今,司馬家族取代了曹家,但鄴城繁華依舊,尤其臨近歲末,四方往來的商隊更是絡繹不絕。城頭上,旌旗遍布,刀槍林立,雄兵無數,這裏依然是河北的一座重鎮。如果要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昔日的魏王宮變成了今天的趙王府。
趙王司馬倫的輩份很高,他是司馬懿的第九子,司馬昭同父異母的弟弟,司馬炎的叔叔,司馬衷在他麵前隻是孫子一輩。但司馬倫的年齡並不大,也就四十出頭,正當年富力強。司馬炎在位的時候任命他為安北將軍,都督鄴城鎮守事,所以一直呆在鄴城。
鄴城作為河北重鎮,駐紮著五萬大軍。而且,鄴城還是整個幽州、平州的大後方,屯積著大量的糧草輜重、軍需器械,這些全部都歸司馬倫調度。在鄴城,司馬倫就是說一不二的真正王者。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有一個地方司馬倫就做不了主,隻能遵守人家的規矩。這個地方就是衛記酒樓。
自從有了菜籽油、杏花村酒和炒製綠茶這三件法寶以後,衛記酒樓便迅速擴張到全國各地,郡城以上都可以看到衛記酒樓的分店,而且必定是當地生意最好的酒樓。
鄴城河北重鎮,鄴城的衛記酒樓也是最早開設的分店之一,在當地早就闖出了名聲,口碑極佳,鄴城的權貴富豪們無不以到衛記酒樓小斟一盞為時尚,杏花村酒已經成為玄客們清談的必備佳品,甚至取代了五石散原先的地位。
司馬倫也最喜歡衛記酒樓的酒菜,幾乎每天都要派人前來采買。然而,自從裴慧把酒樓菜品不得外帶的規矩推廣到所有分店後,司馬倫也不得不紆尊降貴,親自到酒樓做一名食客。
這樣的規矩,司馬倫也忍了。可是,當司馬倫今天再次來到衛記酒樓時卻被告知,沒有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