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箭在弦上(2 / 2)

他這個大都督是擺設,卻不代表他對戰場一無所知,大軍撤退時所麵臨的危險往往還要大於進攻的時候。根據他最新得到的消息,衛平已經離開杜預的軍營,跟隨王濬一路東進去了。此時如果罷兵休戰,勢必讓衛平陷入險境。這個女婿雖然有點叫人不大省心,但畢竟是他認定可以繼承他衣缽的不二人選。為了讓這個不省心的女婿平安歸來,賈充思索再三,最終還是決定不寫這份奏章。

賈充卻不知道,正是他的這個決定,避免了這次伐吳之戰中出現另一個更大的笑話。在原來的曆史上,賈充上表勸司馬炎罷兵,結果他的奏章剛剛送到轘轅關,孫皓就已經投降了。為此,賈充還被迫主動請罪。而現在,正是由於衛平這隻蝴蝶的到來,最終讓賈充免去了一場尷尬。

就在賈充猶豫要不要勸司馬炎退兵的時候,王濬的大軍卻依然一路高歌猛進,隻花了一天功夫就攻克了石城,眼看著就要兵臨建鄴城下了。

王濬水軍攻克石城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江北。此時,王渾已經擊敗張悌多日,卻始終按兵不動。

揚州刺史周浚慌忙約齊眾將,前來拜見王渾,一齊進言道:“將軍既斬吳相張悌、太守沈瑩等人,當趁出擊,直取建鄴!”

世界上沒有幾個傻子,大家都看得很明白,誰能夠最先攻進建鄴,誰就將奪取最大的功勞。周浚等人作為王渾的部將,當然希望能夠將這項蓋世之功攬入囊中。

同樣是老將,王渾卻謹慎有餘膽魄不足,搖頭道:“某奉皇命駐守江北,以抗吳軍。爾等雖然驍勇,然隻憑爾等之力,又如何平定江東?貿然出兵,勝則罷,若敗,何麵目可見皇上!皇上有命,王濬若是至此,當歸某調遣,爾等何須多慮,正可各備槳櫓,候王濬到來,一齊渡江即可!”

部將、關中侯何惲頓足道:“王濬連戰連捷、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士氣幹雲,又何肯聽從將軍調遣?常言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將軍當審時度勢,豈能逡巡不前!”

王渾卻揮了揮手,道:“某自有處,爾等勿須多言!”

大江上,王濬卻沒有絲毫停留,幾乎是一日千裏。所過之處,吳人盡皆望風而降。不數日,大軍竟然已經望見了秣陵,離建鄴不過咫尺之遙。

就在這時,忽有王渾使者自江北至,傳來王渾口信,道:“奉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王大人令,請王老將軍請往江北一敘,共議破敵之舉!”

自從過了石城之後,衛平便轉到了王濬船上。此時,王濬便轉頭道:“小家夥,汝意如何?”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王濬居然也學著杜預的口吻,開始稱呼衛平“小家夥”。在這個七十多歲的老家夥麵前,衛平也確實隻是個小家夥。被王濬這樣稱呼,衛平也無力反駁,隻得轉過頭去看著艙外,也示無聲地抗議。

艙外,獨孤蘭手持畫鵲弓,正用心瞄著天上的飛鳥。如今的獨孤蘭已經恢複了女兒身,卻著勁裝,俏麗中平添了幾分英姿。王濬隻當她是衛平的愛姬,特地取了這張畫鵲弓送她。用衛平的話來說,比起她過去所使的獵弓,這張畫鵲弓簡直是鳥槍換炮,因此獨孤蘭愛不釋手,即使陪著衛平來到中軍旗艦上,她也不肯安份片刻。

但是戰船畢竟不是戰馬,江上的飛鳥也是起起落落,忽爾鑽進江邊的蘆葦蕩,忽爾又竄上雲霄。獨孤蘭早就弓拉如滿月,隻是這一箭卻不知該射向何方。她終究是個女孩,臂力有限,過了一會終於支撐不住,手一鬆,那箭卻偏離了目標,直落入滔滔江水中。

看到這一幕,衛平忽然笑了起來,說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好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王濬不覺哈哈大笑,揮手道,“就請回複王將軍,風急,船行正速,不可停也!”

晉軍越逼越近,各路敗報如雪片般報入吳宮,孫皓終於慌了神,連忙召集群臣計議。徐陵都督陶浚出班道:“啟奏皇上,北人不習水戰,臣若得兩萬精兵,將大船往迎,可破敵眾!”

孫皓大喜,連忙下旨征召兵馬,約定次日清晨出發。

天尚未亮,陶浚忽然來報:“皇上,大事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