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蠱術》(1 / 2)

115.《蠱術》

盡管,何芳離開了自己的身邊,李林熙還是心念著。她看上去沒有那麼小氣,不是一個容易生氣的女孩子。現在倒好,她生著悶氣,他也跟著鬱悶了。

李林熙本想著利用這樣一次酒局,跟何芳消除誤會,即使不能冰釋前嫌,至少也能夠探究到讓她不滿的源頭,給以後的彌補創造機會,方便自己下次有的放矢,繼續深入,是不。她的離席,讓李林熙覺得,痛失了良機。他想,自己是不是具備某些特質,容易吸引到同類型的女子啊。何芳,就有點像少校的翻版。而他,又怎麼可能不記掛著。

何芳走開了,劉嘉成了他的左鄰右舍。她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讓李林熙發怵。這個美女徒弟,屬於不敢給梯子的那一類型。萬一她要往自己懷裏撲,那場麵,就熱鬧了。

李林熙拎起酒瓶,給自己和秦秀滿上了。劉嘉欠身過來,抓住了他的手,大眼睛瞪著他,把他手中的酒杯按住在桌上,表情詭異地對他說:“何芳去了很久,你不去看看?先別喝了,回頭我陪你喝。”李林熙唯唯哦哦,那表情,像周星馳的吃驚。

這個熟諳人際交往的女孩子,她也在關注著何芳?這何芳,到底為了什麼呢?我也沒什麼不妥的舉動,也沒跟誰撩騷啊……唉,先不管她,自己還是跟老哥哥一起,喝喝小酒,聽道長論道罷。

“……道之所以為道,自然博大精深。一般現代人的科學認識中,最無法解釋的,就是純法術了。比如見到有人挑東西,或者抬棺材,通過咒語配令,可以讓棺材變重,重若千斤。假如本來兩個人可以抬動的,結果,無論幾個人都非常難以抬動;又如,收蜂放峰術,通過咒語念了,蜜蜂就會紛紛飛過來,聚在一起,然後,通過咒語,還能夠讓它們往指定的方向飛去,或者是攻擊他人……更如定蛇術,在入山前,取選指定的草念咒後,打上五方結,入山便不會遇到毒蛇,路上即使遇到點小蛇,也是伏在那裏不會動的,更不會攻擊人。在偏遠地區,有些地方還在用這類法術。再如,還有一種,叫收臭術,通常就是將一個固定的諱字與符咒處理後,逝者的屍體即使是在夏天、放那裏一個月,也不會變臭。還比如,民間神漢神婆那裏常見的收驚或收鬼術。例如,小孩子總是發燒,在醫院看不好,而收驚一下就好了。還有病人患了精神病,怎麼也治不了,用收鬼術的辦法,一下子就能讓人恢複正常……最後一類,就是鄉間流傳的魔術了。魔術就比較常見了,雖總有其神奇之處,但個中原理,比較好找,魔術的高低已經不是體現在客觀現象上了,大多取決於變魔術者長期的鍛煉和極其快速的手法,更強調的,是技能與很多因素配合,所以,是一門藝術。這些,可以明顯感覺到,有一種濃濃的鄉俗色彩,因為它們與大道沒有多大關係,而多是與機巧之事有關,正因為是這樣,所以在正法之中,很少會提及這些,這些操作方式與道家正學有天壤之別,是完全不一樣的。”

元真道長作為傳道之人,很是健談。他說所言的,涵蓋自己的畢生修為,說起來,自然而然,滔滔不絕。他這一番關於道家仙學的解說,已經告一段落,讓人折服,大受裨益。

秦根抿著酒,突發奇想:“嗯?我在電影裏看到,有一種蠱術,奇妙無比。道長,那算不算道學?”

老道長正微閉雙眼,凝神靜氣。

聽到秦根發問,他睜開眼睛,悠然答道:“那不算道學範疇,貧道得知一二。我國幅員遼闊,東南西北的自然風光是完全不同的,在文化上,更是差異極大。在不同文化中,為了使自己的種族得以延續,所以每個文明,都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醫術。尤為著名的是中醫,還有藏醫、蒙醫、等等,而有一種最神秘的古老醫術,它也被稱為最邪惡的害人之術,就是蠱術了。在幾千年曆史的發展中,從最原始的蠱術,還發展出了痋術和降頭術,因此這也被稱為滇南三大邪術,廣泛流行於東南亞。這種術,用好就是好的,用壞就是壞的。”

這個方麵,一直籠罩著神秘色彩。今日有幸,被德高望重的元真道長一一披露,秦根大點其頭,道:“噢。那,蠱術又是什麼呢?”

“具體來說蠱是什麼呢,有些人認為,是毒蟲、毒藥,有些人認為,是寄生蟲,還有些人認為是病菌。而且,蠱以兩個方式傳播,一個方式是吃掉,另一個方式是通過傷口傳播。因此,有一些傳說稱,一定要遠離會蠱的人,不要吃他們的飯,喝他們的水,各種說法,誰都小心翼翼,擔心被禍害……但是,更多時候,蠱被認為僅僅是一個傳說,並沒有什麼奇特的效果,到了現在,也僅僅是靠失傳或者高人已經隱居這樣的說法,來搪塞這一切。所以,使之更加神秘,使人們欲探究而沒有證據。其實,欲知蠱術,先要從苗人說起。苗族分兩種,一個是隱居山林的生苗,另一個就是與普通人無二的熟苗,而懂得蠱的,則是隱居山林的生苗,據說,他們一直保留著最古老的傳統,包括蠱。傳說在南方小鎮集市,也可能會遇到會蠱的苗族老婦。貧道就聽說到有一個小故事,一個小孩總是偷一個苗族老太太的瓜子,結果被下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