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大主席》(2 / 2)

“後來怎麼啦?”何芳也在旁邊聆聽。

“哈哈……反正有時間,我就說詳細一些。對於我而言,最不怕的就是考試,可那時,還沒有公務員考試,要想調入省總工會或市總工會,僅憑才學是不行的。省總領導說啦,人是很需要,但戶口就限製住了,於是給市總主席打了招呼,我又找到市總工會主席說明情況,擺出資料,介紹自己,並說明自己的意願,他從桌子抽屜裏拿出一封信來,直言不諱地講,市某領導的女兒想要來,我還沒有同意呢。言外之意,我就不作解讀了。就這樣,經過四年的學習,我還是回到了原點,縣總工會,回到了原來的辦公桌旁,繼續擔任辦公室主任。回來後,承蒙縣領導慧眼識才,除了辦公室主任之外,我又增任了一個新職務,縣總工會黨組成員。這是縣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的,參加黨組,不享受任何經濟待遇。這也算是給我四年的大學學習一個安慰獎……辦公室主任的工作,除一些日常綜合事務外,主要還是文字工作,給領導們起草會議講話、工作報告,起草部署工會活動的文件,起草計劃總結,編發簡報通訊,諸如此類。直到90年代中後期,大量職工下崗,經我建議,工會領導班子同意,我設計並主持了一個全縣下崗職工的調查,走訪了千餘名下崗職工,發放調查問卷,形成調查報告給縣政府,反映了下崗職工生活就業的一些問題,爭取到了縣政府若幹對下崗職工創業就業的一些政策支持。自己覺得那是我工作中最有價值、最有實際意義和成果的一次工作經曆啦。我一心想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內,有所簡述,或者有所成就,工作兢兢業業,也獲得了大量的獎狀證書,那都是單位領導、同事對我工作的肯定。加之,從八十年代以來,自己一直作為後備幹部的培養對象,每每參加縣委黨校、組織部舉辦的後備幹部培訓班,有時還真有前途一片光明之感。天不遂人願。一個奇怪的現象是,每遇單位的人事調整時,我們這個單位,就像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從未有過一名副主席,是從本單位提拔的,都是縣委直接任命主席副主席進來的。我在縣總工會工作的n多年來來,經曆過的工會主席有八任,副主席前後共十二個人,然而,在八任主席中,隻有一任主席,是從副主席崗位上提拔的,其餘主席、副主席,都是從農村鄉鎮或縣直部門中調入的,這些主席副主席對工會工作,原本就不熟悉,有的甚至一無所知,長期從事農業和農村工作,被安排到工會組織中,來擔任領導職務,也實屬無奈。”老蕭說的,的確夠詳細了,李林熙不住地點頭。

“你曉得的,我們選拔科級幹部,一般都從四十歲以下的人員中進行。如果用坐車比喻各年齡段時間快慢的體驗,就是這樣子:從二十歲到三十歲,像是坐牛車,覺得時間過得慢;那麼從三十歲到四十歲,就是上了火車,很快;從四十歲到五十歲更像是乘坐高鐵。有一天忽然間意識到,我連後備幹部也不是了,直接進入四零五零人員的行列,一股萬念俱灰的感覺,蹭蹭蹭地突上心頭。”蕭誌祥掏出一包芙蓉王,遞給李林熙一根,自己直接在煙屁股上點燃了,省得用打火機,麻煩。

的確,我們的公務員製度,是一種級別分明的等級製度。

可謂涇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