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果然學識淵博……筷子是兩根,稱呼卻是一雙。在餐廳裏呼喚服務生,拿一雙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國人;如果說,拿兩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國人……為什麼明明是兩根筷子,卻叫一雙筷子呢?這裏麵有太極和陰陽的理念。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為一。這是中國人的哲學,西方人當然不懂了。“袁林積極回應著李林熙。
“這一雙筷子,我們在使用的時候,講究配合和協調。一根動,一根不動,才能夾得穩。兩根都動,或者兩根都不動,就夾不住,是吧。這就是中國的陰陽原理,也有西方力學的杠杆原理……小小的筷子,還有點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舊時候,人們走江湖,身上隻要有一雙筷子,有什麼毛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帶,隨手掰根樹枝或蘆葦,折斷了,在石頭上磨一磨,在水裏洗一洗,也能用。”李林熙繼續侃侃而談。
“原來是這樣啊!我隻知道,中國文明和西方文明都從神話發源的。後來,西方人神分家了,做事靠科學,做人靠宗教。”何芳說著,跟他碰了一下手裏的紅酒杯。
“嗯……中國沒有。我們中國,什麼都合在一起:何仙姑、鐵拐李、呂洞賓、孫悟空、豬八戒這些神仙也是人,仿佛,他們就在茫茫人海中。所以說,中國人的理想和現實、靈魂與肉體也是合二為一的,每天用的筷子裏麵就有信仰,舉手投足,都是理念。“
原來,一雙筷子,也有大學問。
”這是一種通達和智慧。所以,精通中國文化的中國人,不需要到專門的地方去清洗靈魂……書記,您果然是人中龍……您要喜歡,送您一盒,聊以饋贈,如何?”他身上,讓袁林欽佩的東西太多了。她這個東道主,畢竟從大地方來,很不賴。
“君子不奪人所愛。如果出於喜歡而拿走,這就不妙啦!”李林熙笑著拒絕。
這一頓飯,吃得其樂融融。
那二個人,早已開始卿卿我我,你儂我儂。
“袁總,你這三珍席,還應該加上三絕兩個字才對。“吃完,李林熙說。
“書記,怎麼講?”袁林好奇地看著他,有些不解。
”酒好,菜好,人還雅致。”這個李林熙,也是一個妙人。
天下最好的筵席,也得散。
吃完飯,李林熙習慣性地拉著何芳,提出告辭。
“書記日理萬機,我也不好挽留。書記今天為了我,已經耽擱太久,我送送你們吧。”袁林也很灑脫,不矯情。
經過此前發生爭端的地兒,李林熙指著山民們留下的幾百根剛剛砍下來的木材,問袁林,該怎麼處置。
“我準備叫上人,在這兒建一道籬笆,然後,用這些木料,搭一個亭子,可好?”她的心裏,原來早有盤算,“你不是說,警鍾長鳴嘛!我看,就叫警鍾亭,可好?”
“這樣太好了。不過,你先別動它,看好就行。”李林熙讚許地說。
“為何。”袁林望著李林熙,筆挺的鼻子,出類拔萃。
“你忘了葉猴子這一點事兒啦?法院還等著取證呢。”李林熙道。
“噢!行……書記,感激不盡的客套話,我就不說了。您如果有空,有興致,我這小地方,隨時恭候大駕。”來到紅旗車旁邊,袁林大方地伸出手,與他相握。
李林熙與何芳,跟大家揮手告別。何芳乖巧地坐在副駕上,含情脈脈地看著他發動車子,緩緩開動。
“哇!好久沒有與我可愛的寶貝親昵親昵啦!”李林熙目視前方,感慨著。
“嘿!那麼一個看上去風度翩翩的人,怎麼一離了群,就表現出獸性來。”何芳故意做出很討厭的樣子。
“什……麼?我說的,是車子。”李林熙捉弄了何芳一把,哈哈笑著。他放慢速度,享受著人與車的默契。
“壞蛋!越來越壞!”何芳氣極,伸出粉拳,捶捶他的肩膀。
李林熙故意閃躲著說:“應該是越來越愛才對吧?”
“是啊!是越來越愛……本公主今日也起誓,非你不嫁!”何芳正視著車前的方向,舉著三個指頭,煞有介事。
李林熙聞言,猛一側目,看著何芳的表情,是一本正經的。
找不到玩笑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