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非你不嫁》(1 / 2)

74.《非你不嫁》

最好的伴侶,就是那個可以和你一起進入生命的真相,疼惜你的獨特,你的叛逆,你的反常,你的艱難的人。與你一同進入和感受歡喜,一同品味苦澀和辛酸,彼此堅定地去相互維護的人。

“你還發什麼呆,李漢閔,真舍不得把小晴交給你,你到底上不上啊!要急死我嗎。”李林熙替他著急。

李漢閔滿懷激動,隻顧著愛戀有加地看著小晴,直把人家望得低下螓首。“可……可是,兄弟,我沒來得及準備信物啊。”七尺男兒被窘迫折磨得麵泛微紅。

“哈哈!原來是這事,算什麼事兒哦……你給我過來!”李林熙樂嗬嗬地招呼他。

李漢閔見他有辦法,也沒多想,笑嘻嘻地走過來。李林熙等他走近,冷不丁地在他的頭上用力拍了一下,然後用食指又彈了彈,他帽子上的警徽。

可憐的李漢閔,隔著帽子,還覺得生疼。他好久才回過神來,終於心領神會。“我……曉得啦!謝謝兄弟指點。”他不但沒怪他,反而做出感激不盡的樣子。

原來高人自有妙招。

李漢閔這莽夫,倒是一個爽快人。

隻見他脫了帽子,擰下警徽,把帽子交到李林熙手裏。而後,轉過身,回到小晴跟前,毫不猶豫,直接單膝跪下,手心捧著警徽,規規矩矩地遞到小晴麵前,笑微微地表白:

“我李漢閔當眾起誓,終生隻愛你林小晴一個人,就像愛這一枚警徽一樣、一心一意疼愛你,嗬護你,永不改變!小晴,你願意接受我嗎?”

其情也殷切,其態度,還是恭恭敬敬的。

林小晴第一次遇到這情形,心裏像裝著無數隻活蹦亂跳的兔子,有羞又燥,芳心大亂。

大家都直起身,直勾勾地期待著。

她望了大家一眼,也用不著思考了,伸出玉腕,徑直取過警徽,嘴裏輕輕吐出二個字:

“願意。”

這聲音,低得像撫過湖麵的微風,倆頰已是紅雲飛渡。

“哇!好感動啊!晴寶寶,羨慕死我啦!”她身旁的閨蜜小言,歡喜雀躍,率先鼓起掌來。

“這麼喜慶的場麵,新人是不是應該親一個。”何芳也是羨慕加嫉妒,有沒有恨,就不曉得了。

李漢閔被大家慫恿著,也沒什麼不好意思,趁機攬過小晴,捧著人家羞答答的臉蛋,在額上,大咧咧地啄了一口。

而後,轉過臉,露給大家一個八顆牙的繽紛笑容。

“多好的白菜吖,生生讓豬給拱了,哈哈,真對了一句話,傻人有傻福。”李林熙樂嗬嗬地說,“看你小子,撿到寶了,該怎麼謝媒。”

當地有個說法,人的一生,要做成三樁媒,勝造七級浮屠,還添福添壽。

按照當地的風俗,謝媒的禮物,指定的是呢子短褲。

嗬嗬。

“今天是個好日子,又逢著這天大的喜事,衝著他這麼別致的信物,我們都來祝福一下吧!”袁林作為長輩,拿模拿樣的,道:“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裏出西施。有緣千裏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祝願一對儷人,琴瑟和鳴,恩愛有加。”有趣。

妙啊!她用的是清朝黃增的詩句。

“今日遇見,換得餘生深深的懂得。這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符合想象。我願意見證,真愛的海枯石爛。否則,我定饒不了你這家夥。”李林熙說著,心裏感慨萬分。

輪到二位女孩子了。

“一彎淺笑,萬千深情,塵煙幾許,願君淺思淡行,相愛到白頭。”出語彬彬,斯文的小言,總是帶著這樣溫婉的性格標簽。

“有風有雨的日子,承載了生命的厚重;風輕雲淡的日子,更適於靜靜領悟。我十分真誠地,祝福你們。”

何芳接著,說道。

“說得好。”李林熙用筷子給她布菜,以示獎勵,獎品是一塊孔雀肉。

“袁總這筷子,有些講究呢!應該是紅木的吧?雕刻很精美。”李林熙注意到手裏的筷子,很特別。

此刻,他很放鬆,主動尋找一些話題,方不至於坐著局促,不自在。

“書記好眼力,這是正兒八經的紫檀,大葉紫檀,貴賓專用。”袁林回答。

“這筷子,看起來簡單,我們天天都用,但是,何芳,你知道嗎?為什麼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李林熙怕何芳悶著,跟她說話。

“這個我還真沒注意。”其實,隻要是跟他在一起,何芳隻要靜靜地聽著就好。

”這長度,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有些人很羨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飯,覺得這種姿勢很優雅,儀態有品位。其實不然……你不曉得吧?刀叉,是冶金術成熟以後才有的用具。而冶金術,是十五世紀才發明的,在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實是用手吃飯。所以,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顯然長得多。“李林熙把玩著精美的筷子,說道。何芳看到,這小小的麵積,精心雕刻著梅蘭竹菊,還有詩句,的確,很有文化色彩,和欣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