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玉匣清光不複持(上)(1 / 2)

此言一出,人群中先是一陣肅靜,接著便像開了鍋似地喧嘩起來:

“百兩黃金啊,天哪,這可是天大的數目啊!”

“胡妙音仙子?喂,我說,你們剛才看見了嗎?哪一個是胡仙子啊?”

那中年文士見殿中並無出頭之人,便不耐煩地道:“快請你家觀主出來相見!”

那兩個道姑早都嚇傻了,她們哪裏見過這麼大的場麵。聽得此言,便連忙要進去通報。正要起身,又聽得門口是一陣騷動,人群又被分開。

隻見一個年青將軍,身後跟著七八個黑衣武士,分開眾人走進殿來。

那將軍劍目一掃,對著那中年文士冷笑了一聲,朗聲道:

“大唐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奉於闐美玉一枚,夜明珠一斛,恭請陽台仙子胡妙音前往晉陽講道!”

言罷,他又恨恨地瞪了那文士一眼。

那文士一驚,狐疑不定地打量了那將軍一眼,隻見他年紀甚輕,隻有十**歲模樣,卻生得隆鼻鐵唇,虎目深深,大有異相,心中陡然一驚:“李亞子?”

他心中雖驚,麵上卻是堆起笑容,深深一揖道:“原來是晉王使者,在下梁王帳下李振,這廂有禮了!”

那將軍隻是鼻中哼了一聲,神色冷然地昂起了頭,竟是對他不理不睬。

那李振手下的幾個從人一見此情,早已按捺不住,一個個手按劍柄,便要撥劍相向。

李振隻是輕輕一擺手,卻又笑道:“亞子將軍既然不認識在下,倒也無妨。久聞晉王不敬僧道,今日卻為何前來陽台,獻此重寶?”

李亞子冷冷地道:“我隻認識當年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的潞州節度使李抱真,卻不認識那認賊作父的鴟梟!再說,我來我的,關你何事?”

李振聞言麵色一變,隨即又陰惻惻地道:“這王屋山可是梁王屬下的地盤,難道你以為這裏是你的晉陽城嗎?”

“縱然是你那洛陽紫宸殿,本將也是想去就去!這天下,畢竟還是大唐的天下!豈容你這鼠輩說三道四!”李亞子終於按捺不住胸中怒火,戟指怒罵道。

“哈哈哈,真是好笑,難道你忘了晉陽城一月之前還被我梁王大軍圍得水泄不通,那獨眼龍還不是做了縮頭烏龜!如今我大軍剛撤,你這沙陀野種便跑到梁王的地盤上撒起野來,也不惦惦自己的斤量!”那李振這番話卻是字字惡毒,如黃蜂之針,竟是直奔對手心口而去。似是成心激怒對方。

“呸!小爺今日就要報那上源驛的血海深仇!”李亞子須眉暴張,一抬手便掣出腰間的彎刀,向李振頭上砍去。

那李振身子一縮,便向身後退去。他身後的幾名隨從中,早已有一人縱向前來,持劍格住了李亞子氣極揮來的一刀。

“呯!”刀劍相格,撞出一串火花。那李亞子天生神力,驍勇異常,十一歲便從軍征戰,曾獲當今聖上親口褒獎。這刀雖倉卒而發,未使出全力,但常人斷不能擋。卻不料李振身邊,竟有此等人物。

“朱落雁,殺了這沙陀胡兒,梁王必有重賞,這殿裏道姑,你盡可隨意選為侍妾!”李振躲在從人身後怪叫道。

那李亞子身後八名黑衣軍士,早已長刀在手,隻見一人縱身上前,大喝道:“狗輩休狂,待俺張破敗會一會落雁都統!”

殿中香客見一下來了兩撥官使,二話不說便動起手來,嚇得紛紛往殿外退去。其中卻有幾個精壯漢子,隻是堪堪退了幾步,似是有心看一場熱鬧。

此時殿中兩側角落裏負責護法的青年道士早已紛紛拔出劍來,分開兩列,十六支長劍指著場中雙方,結成一個八字型的劍陣。其中左首一位道士挺劍上前,高聲喝道:“且慢!陽台觀乃道門清靜之地,豈容在此動粗!各位雖是官差,且請暫勿動手,否則驚擾了神靈,恐違天和!”

空氣仿佛凝住了一般,殿中劍拔弩張,混戰一觸即發。李亞子眼見對手似是早有準備,“落雁都”的高手護在李振身邊,自己雖然帶了“義兒軍”中的頂尖高手前來,若真是混戰一場,也未必勝算在握。況且大殿之中場地甚小,混戰起來,恐怕誰也討不到好去。便隻得怒哼一聲,恨恨地看著李振。

那李振見有一群執劍道士出頭,心下暗喜。他眼珠一轉,計上心頭,對著那為首的道士說道:“你陽台觀雖是化外之地,但按唐律,仍屬我梁王轄下。你等須聽我節製,且將那越境而來的胡人趕了出去,我再與你家觀主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