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蜜房羽客類芳心(下)(3 / 3)

她心頭此時卻又忽地閃過燕福那稚樸的臉,那清純的眼神,心中又好像突然迷糊了一下,自己究竟是怎麼了,卻在此時又想起那“小淫童”呢?

“修真漫譴陰陽隔,陽台竟無神仙侶!唉,師妹莫要怪我,愚兄也是一時情不自禁。隻是師妹神仙般人兒,卻有那個見之能不心動呢?”李鼎無奈地放開了握緊的雙手。

此時夜色已深,兩人一時無語。窗外殘月朦朧,屋內燭影搖紅,隻照得妙音那一張俏臉忽明忽暗,生出無限春意。李鼎一時又有些癡了。佳人近在咫尺,卻又芳心難測,他心中忽覺有些苦澀,一時間,隻是怔怔地看著妙音。

妙音此時卻忽又柔聲道:“師兄卻也不必胡思亂想,妙音並非無情之人,隻是師命難違,天命亦難違,你我俱是上清門下,一身擔當師門重負,卻又何必拘於世俗之想呢?”她說著,卻又笑意盈盈地搖了搖李鼎的手。

李鼎忽地嗬嗬一笑道:“說得好,愚兄方才之舉,卻又俗了。師妹真是聰明之極,聰明之極啊!”

“隻是有一樣,師妹須得助我!”李鼎此時已無情欲之思,故出言卻極鄭重。

“師兄想是要看那《火龍真經》吧?小妹猜得可對?”妙音脆聲道。

“好個精靈的師妹,愚兄卻是服了你了!”李鼎由衷地道。

“這《火龍真經》究竟有什麼神力,竟然關係天下氣運呢?”妙音又問。

李鼎忽地立起身來,正色道:“師妹難道不知,自黃巢亂後,四海鼎沸,中原板蕩,我大唐三百年基業,正如大廈將傾,岌岌危矣!先帝早崩,當今聖上雖有圖治之心,卻無回天之力。四方藩鎮擁兵自重,權臣宦官朋比為奸,朝令不申,廟堂虛設。更可惡者,竟有那些狼子,借著剿滅黃巢之功,竟然隱有篡唐之意。須知天下者,乃我李家之天下也,豈容這些屠狗宰牛之人染指!”

妙音見李鼎忽然變得如此慷慨激昂,實出意料之外。這上清師兄怎地突然像是變了個人似地?

此時她又好奇地問道:“師妹久居山中,卻是不知山外怎地一番境況呢?難道大唐就此盛世難再了嗎?”

那李鼎又道:“師妹可知,我大唐天下,如今卻被那西蜀王, 淮南楊, 晉陽李, 洛陽朱, 岐山宋, 吳越錢,分割蠶食,若無人挽狂瀾於既倒,恐怕這天下,不久便要姓朱姓王了。”

妙音忽有所悟,忙道:“師兄卻是姓李!”

李鼎卻又神秘一笑,道:“師妹可聽說過一首江湖歌謠?”

未待妙音作答,又自誦道:

“玄門帝子著白衣,

豐都玉女飛綠裙,

昔日黃花戴赭帽,

黑雲長劍裹皂巾。”

李鼎誦畢,見妙音若有所悟地看著他,便又解說道:“這黑雲長劍,是指江淮間一群武功極高的健兒,如今俱投在吳王楊行密帳下。昔日黃花指的便是最近崛起於湘楚之間的菊花盟了,那豐都玉女卻是奉行鬼教的女巫,行事在亦正亦邪之間,出沒於長江兩岸,總壇似在豐都鬼城。”

“那玄門帝子,難道就是指的師兄你?”妙音未待他說完,便搶著問道。

李鼎微微一笑,似是點點頭,卻不作答。

妙音刹那間恍然大悟,難怪他要求那《火龍真經》,難怪他要拜那日月神劍,這師兄李鼎,卻是有極大的來頭呢,難道他竟然是帝室後人?

她略一思忖,便對李鼎道:“如此說來,這《火龍真經》對師兄而言,竟是誌在必得了。好,明日一早,師妹便寫將出來,交給師兄。但師妹也有一事相求,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說與師兄吧。”

她綻顏而笑,卻是連推帶搡地把李鼎推出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