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清淪謫得歸遲(上)(3 / 3)

眾弟子先是紛紛點頭,繼而卻又猶豫不決地搖頭。妙璘更是如墜五裏霧中。她明明感覺到師姐誦經時自身氣血有所波動,卻一時間理不清頭緒。

“且聽為師再誦此章。”眾弟子連忙正形端坐,仔細聆聽。

隻見師父輕啟玉唇,吐字開腔。聲音不疾不徐,卻是中氣十足,一字一句之間,沒有一絲斷開。那聲音仿佛是從無垠的虛空中飄來,在大殿中回蕩,卻又一字一句入進入每人的心扉。一霎時,心中再也沒有一絲雜念,完全隨著那聲音進入了一個奇幻的境界。如煙如霧的紫氣彌漫開來,在有如仙境一般的瓊樓玉宇中,一個身著錦衣的玉女裙裾飛揚,翩躚而舞,她的一舉手一投足,都讓自己心波蕩漾,體內的氣血如清泉小溪般潺潺流入丹田,注入花間,花瓣兒如沐春風般綻放著,氣血溯流而回,在四肢百骸中細細地流淌…………

當師父誦到“天庭地關列釜斤,靈台盤固永不衰”之句時,眾人有如醍醐貫頂,如癡如醉。

柳默然誦完最後一個字,含笑地望著一眾弟子。眾人仿佛從夢中醒來,卻聽得一陣“嗡嗡嗡”的聲音在大殿回蕩,久久不衰。眾人十分好奇,四處張望著,想尋出那聲音的來源。隻見師父朝大殿裏的那口大鍾望去,頓時明白過來。原來師父的誦經之聲,居然振動了這口當年先祖司馬真人所鑄的“萬象鍾”,所以才產生了良久不息的回音。這口大鍾是以精銅鑄成,四周按先天卦式周列六十四卦,重愈千斤。而師父隻念了一段經文,便將此鍾催動,真是功力如神。眾女冠情不自禁地交頭接耳起來。

“師父真厲害,居然能聲振大鍾!”妙璘最是天真,心中所想,便張口說了出來。

“不是為師功力如何,而是你們天天誦念的《黃庭經》本身便有無上神功。我上清派自南嶽魏夫人創派以來,無論是入門,還是修至最高的上清真境,始終都以《黃庭》為本。知道為師為什麼讓你們天天誦經嗎?就是因為當年魏夫人傳下這至簡至易,卻又至難至繁的法門,非有悟道的靈性,即使誦讀萬遍,也不能有所精進。所謂‘誦之萬遍可長存’,並不是有口無心地誦,而是要邊誦邊悟!為師也是多年來才悟出這番道理。”柳默然緩緩地開始今晚的大講。

“你們都知道我派修行之要法,隻在‘存思’上下功夫。由存想身中身神,而至精氣神三者合一,則能役使神氣。其中法門,俱在《黃庭內篇》各章之中。看來妙音已有小悟,已經能夠以經文運行氣血了。”

妙音聽得師父嘉許,竟然有些惶恐。她自小沉靜,但卻聰明剔透。畢竟對這《黃庭內篇》的古奧韻文,尚不能完全心領神會,心中存有不少疑問,便想趁今晚大講之機,向師父請教。

不料妙璘卻先開口問道:“師父,那您說經文中的‘丹青綠條翠靈柯’,卻又存思何處呢?這‘靈柯’難道是靈台中的元神嗎?”

柳默然聽得妙璘問出這般問題,似乎有些猶豫。她思忖這妙雲、妙音、妙璘三人,在眾弟子中平素修行最為勤懇,而且頗有悟性。無論是文修內功,還是武修劍道,都有一定的火候,本派的衣缽,看來還是在此三人中選出繼承之人了。去年上清大考,三人分別在文武功課上勝過了南嶽黃庭觀的紫鳳、靈鳳、玉鳳三姐妹,因而博得了“上清三姝”的名頭,在年輕一輩中已屬翹楚。今年大考之期將近,當是讓她們能夠突破進境的時候了。這樣想著,她便釋然開口道:

“我上清派數百年來,除祖師魏夫人外,曆代掌教真人,皆非坤道。而祖師魏夫人所創之法,俱含男女陰陽之道。男修為陽,女修為陰,入門相同,而進境卻大大有別。因為男女體質不同,修煉各有妙法。當年司馬真人開創陽台一脈,原也是以乾道為主,待為師執掌本觀,才開始廣收女真。你們入道之時,俱是女童,天癸未至,故不必在入手時便分陰陽修煉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