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來到寥陽殿,在昏暗的燭影與嫋嫋的香煙中,已坐著數十個道姑。師太柳默然盤腿坐在正中的一個明黃錦團上,妙音妙璘二人忙上前請過安,隨即找了個蒲團坐下。那燕福卻輕輕地掩上大門,悄然退出殿外。
柳默然是上清派第十一代女弟子,現為陽台觀主持。上清派自創教以來,曆經十世,為當朝第一大派。其祖庭在句曲茅山,其後流布天下,而尤以南嶽黃庭觀、東嶽紫霞觀、王屋陽台觀為天下女仙三大門派。而陽台觀因為玉真公主曾修道於此,慕名而來的修真女冠最多,聲名最著,隱然已成為三大門派之首。
妙璘偷眼望去,見師太低眉垂目,猶如入定一般。那麵容與平日裏的雍和之貌頗有不同,好像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宣布。今晚是例行的大講之期,照例在講經之後,要考問弟子的仙功,妙璘不由得有幾分緊張。再偷眼看大師姐尹妙雲,卻是十分地從容平靜,一雙清澈的大眼睛定定地看著師太,完全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而二師姐妙音也是從容恬靜,唯獨自己有點不安。她心想那也難怪,畢竟自己入門較晚,平日裏也不喜歡在經書上下功夫,隻喜歡練武功,誰讓自己天性好動呢?
原來上清派的女冠俱是文武雙修。武修的主要功課便是上清“紫霞劍法”,以及上清派的輕功“回龍馭”。而文修呢,則是以誦習《黃庭經》、《大洞真經》為入門築基。這兩部經書文字極為古奧,像妙璘這般小小年紀,自然是難以領會其中精妙之處,當然也不會喜歡這些像天書一樣的經書了。
妙璘正胡思亂想間,柳默然已緩緩開口:“妙璘,你先將《黃庭章》誦念一遍!”
妙璘心想,難道師父有讀心術不成,真是那壺不開提那壺啊。好在她對這《黃庭內篇》還下過一番死記硬背的功夫,雖然不明其義,但卻能朗朗上口:
“黃庭內人服錦衣,紫華飛裙雲氣羅,丹青綠條翠靈柯,七蕤玉龠閉兩扉,重扇金闕密樞機,玄泉幽闕高崔巍,三田之中精氣微,嬌女窈窕翳霄暉,重堂煥煥明八威,天庭地關列釜斤,靈台盤固永不衰。”
妙璘正值二八年華,聲音清脆悅耳,再加上修煉多年,內氣充盈,這一段韻文念將出來,有如珠落玉盤,聲聲入耳。誦畢,妙璘自己也覺得十分得意。
可是師父的臉上卻沒有一絲笑容。柳默然仍然是低眉垂目,心如止水般平靜地說:“妙音,你再誦念一遍。你們且靜坐細聽。”
妙音正自回味間,一聽師父叫自己再念此章,一時之間也不明其理。明明師妹已經念過,師父卻為何讓自己再念呢。不及細想,她略整身形,開口再誦此章。
這妙音出身書香人家,自小精通詩文音律,再加上她年歲稍長,喉音圓潤異常,與妙璘的天真清越自有不同的韻味。她這一開口,不自覺地心神守一,心意引氣,聲氣相合,抑揚頓挫,曲回婉轉。眾人隻覺有如碧落空歌,如聆仙樂,心神俱醉。而幾個修為稍精的女冠,俱感受到其中似有一種無形的韻律,與體內的真氣節拍相合。一時之間,寂然無聲。
柳默然微微點頭,終於露出一絲微笑,殿內的空氣頓時緩和起來。這柳默然麵若白玉芙蓉,溫潤細膩,眼角連一絲皺紋都沒有,一雙鳳目精光致致,看上去隻有三十許年紀,座中的弟子卻無人能知她的真實年齡。就連入門最早的妙雲,十八年來,雖然與師尊日日相見,從她的身上卻一點也察覺不到年華的消逝。弟子們心中都暗道本門必有駐容秘術,期盼著自己有朝一日能得師父秘授,能夠青春長在,位登上仙。
“雖是同一章經文,妙音與妙璘所誦,卻大有不同,你們可有所悟?”柳默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