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修仙共主(1 / 2)

話說方今之世,禮樂崩壞,戰亂橫行。諸侯貴族個個醉生夢死,隻想著能壽同天地,長享富貴。尋常百姓,困苦無依,也將希望都寄托在那虛無飄渺的鬼神之上。因而神仙方士之說一時盛行。諸多隱逸數百年的修仙門派紛紛入世。如東海化形宗,稷下五行陰陽宗,華山的神醫門,其宗主都曾在人前顯露仙法。或禦劍飛空,斬妖除魔,或施展藥石秘技,活人無數。在民間則為百姓頂禮膜拜,在王族便為帝王師,坐上賓。地位尊崇無比。

說是無比,卻也稍有不確。原來故老相傳,在楚地雲霧山澤之中,隱藏著一個喚做“鬼穀”的不世出的仙派。其宗主號稱“鬼穀子”,門人多少,法力如何,都不為人所知,但自古節製天下修仙之人。隻因凡是修仙門派,門規中第一條都是八個字,“修仙共主,清溪鬼穀”。

此門規沒頭沒尾,更兼年代久遠,似乎連原由也已湮滅。那鬼穀行事隱秘,最近一次發出諭令也是百年前的事,眾人雖然遵從,心中其實不解。

直到二十餘年前,秦國滅了東周,搬動了秘藏於周王室的夏禹九鼎。

日月變色,地氣浮動。東方更有一股靈氣衝天而起。修仙之人紛紛前往尋看,發現東海一座不知名的荒山上,驚現一座石洞。洞口寶光湛然,頂頭隱現“通天”二字。但被仙法禁製,表麵籠罩青芒,看不出本來麵貌。

眾人大喜,以為這“通天石洞”乃是上天降下,引導凡人成就大道的福瑞。於是召開修仙盛會,準備集合天下人之力,解去這道禁製,一窺仙道。

正當萬事俱備,眾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之際,有三人禦氣淩雲,翩翩而至。為首之人身帶紫氣,自稱是鬼穀之主。另外兩人一喚田昭,一喚荊坷,乃是他的師弟。隨後出示了代表身份的信物,說道此石洞是七百年前各派祖師共同封印,內裏鎮壓著上古妖魔,後世諸人都不得窺探。眾人眼見信物在此,門規所限,隻好就此罷手,但心中多有不甘。

鬼穀子似知眾人所想,就在洞口結了一間草廬,盤膝而坐,為眾人講解修仙之法。眾人聽得如癡如醉,許多困擾多年的阻障都迎刃而解。始知鬼穀領袖群倫,實有驚人道行。那鬼穀子講了三日三夜,方帶著荊坷乘風而去。留下師弟田昭在那間草廬居住下來,看守通天石洞。

自此鬼穀與眾修仙宗派始有往來。世人皆道鬼穀子從不報名諱,行蹤飄忽,是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多少宗師高手欲結識一麵而不可得,卻不知他此時與個小仆童在河邊促膝而談,更把姓名相告。當是喜歡徐市忠厚性情,更因他學過荊坷劍法,乃是自己師弟身故前的親近之人。可見一飲一喙,皆有定數,非人力所能及也。

這些奇聞秘辛,徐市自然渾不知曉。但這名叫蓋聶之人是荊坷師兄,此事怕是不會錯了。想到荊坷苦等其多日不得,終於落敗身死。心中多有酸楚。喃喃道:“荊坷先生他……一直等您……”

蓋聶點頭道:“我知道。他是想等我以掌教身份,將他逐出門牆。”這話大出徐市意外。他不禁瞪大眼睛看向蓋聶,滿臉匪夷神色。

蓋聶道:“荊坷平時與你們相處,隻似個尋常劍俠。其實並非如此。實不相瞞,我們師門是修仙的宗派,門規早言明不得以法術幹涉凡俗之事。尤其插手王朝更迭,乃是大忌。他為償還恩義,要去刺殺秦王,隻好求我廢去他的道法,逐出師門。”

長歎一聲,又道:“我想以他的性情,既然沒等到我,刺殺秦王之時,必然不肯施展法術,隻用的尋常劍術。但他所修與我不同,乃是以劍入道,劍法已臻化境。單用劍已難尋敵手,怎麼竟然敗亡,此事實在令我費解。”

徐市見了蓋聶手段,早有所悟,因此聽說荊坷是出身修仙之門到也不十分驚奇。他了蓋聶疑惑,心中一動,道:“我,我遇到過一件怪事,可能與荊坷先生之死有關。”當下把自己與姬彥被土木尊者所擄,一路遭遇,講了一遍。最後說到在白水關前望見蓋聶飛過,土尊者如何奇怪言語,如何跟蹤蓋聶而去,蓋聶“哼”了一聲,麵沉似水,沉吟不已。

過了許久,蓋聶似已想通,冷笑道:“原來如此!那五行陰陽宗的宗主說道齊地出了一隻厲害妖魔,禍害人命,請我前去幫忙收伏。我尋遍附近,雖然不時有人被害,卻找不到一絲妖氣。我惟恐是那九尾……是師門記載的一隻能隱逸妖氣潛伏人間的妖魔,不敢怠慢,便閉關屏卻六識,以天聽地視之術搜尋。待到出關收到師弟傳訊,已然晚了兩月有餘。原來妖魔是假,圍殺我師弟是真。”

又道:“那土尊者我昔日在東海也與他有過一麵之緣。那日我察覺他在後麵追蹤,便停下身來詢問。他卻道是見我路過,追來向我行禮。我也不疑有他。待我趕到鹹陽,師弟的屍身已被挫骨揚灰,連如何被殺也尋不出痕跡了。現在想來,定是那些參與之人怕被我知道真相,所以毀屍滅跡。真是好手段,好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