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傷情(1 / 2)

蘇旭聽了徐市稱讚,長歎一聲道:“徐兄弟,你都能看出蘇某治軍的本領!但我出身平民,又不會鑽營,王上和殿下對我視而不見。白石關雖然險要,自中山被滅,久無戰事。我徒領幾千人馬,蝸居於此,白白看著秦人肆虐,占我疆土!”

說到此處,一個原本意氣風發的孔武漢子,竟堪堪垂下淚來。

徐市不忍,勸慰他道:“蘇大哥,秦國滅了韓趙,兵鋒指日東進。燕國還要靠你這樣的勇將上陣禦敵,你可千萬不要消磨了誌氣。”

蘇旭情緒漸漸平複,勉強笑道:“但願如此。”

兩人各懷憂煩心事,油然生出同病相憐之感。自此蘇旭便常常來找徐市說話。他久在軍旅,談的多是沙場征戰之事,徐市聽得津津有味,把見不到姬彥的愁緒,倒也衝淡了不少。

轉眼三日過去,武陽城雄偉身姿,終於出現在地平線上。

徐市看著熟悉高牆,回想十日經曆,真有恍如隔世之感。又著急先生病情,恨不能背生雙翅,一下飛進城去。

卻見一票煙塵,自城門口處滾滾而來。數十騎到麵前翻鞍下馬,為首之人頭戴金冠,服飾華麗,正是燕國太子姬丹。蘇旭上前施禮,姬丹不以為然地擺了擺手,徑直走到姬彥跟前道:“真是急壞了大哥!還好你沒事。不然父王定然不肯饒我!”

姬彥吐吐舌頭,頑皮道:“誰讓你的武陽城恁地稀鬆,讓人來去自如!”

姬丹笑罵道:“找打!”拉了姬彥上馬,一眾兵士護衛緊緊跟隨,自顧往城中而去。沒人注意到隊伍後麵角落裏有個少年已是麵如土色,搖搖欲倒。

徐市此時五內俱焚,心中不住問道:“他是姬丹的弟弟,他是王子麼?他為什麼不告訴我?他為什麼要騙我?”他原本傾了全部心血,結交姬彥這個朋友。這幾日嬉笑打鬧,共度生死,實是平生以來最歡喜的時光。白石關前的誓言還曆曆在耳,那姬彥已然乘在高頭大馬之上,前呼後擁,指氣頤使,哪還記得自己這個小小仆童?

他從沒想到被人欺騙遺棄的感覺如此難過,兩手按著胸口,隻覺心痛如絞,幾乎喘不過氣來。

這時蘇旭終於發現了徐市的異狀。大為歎息,扶住他的肩膀,沉聲道:“徐兄弟,你們本就不在一個世界,如今各得其所,你還把以前種種都忘了罷!”

饒是徐市性子堅忍,畢竟隻是個十四歲的少年,這時再也熬不住委屈,就伏在蘇旭手臂上大哭起來。

等他抽噎著止住哭聲,姬丹等人早走得沒了蹤影。蘇旭也要向太子述職,就派了兩名親兵送徐市回門客行館,自己帶隊伍緊追太子而去。

居處竹林依舊清幽,但滿地枯葉,無人清理,顯出幾分敗落。徐市忐忑推開房門,看見高漸離蒼老身影正背門而坐,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高興叫道:“先生!”

高漸離聽見門響,回頭見是徐市,也是滿臉歡喜之色。當下拉過徐市仔仔細細上下察看,見沒有一絲損傷,才放下心來。老淚縱橫,哽咽不已。

主仆各自訴說分離以來的經曆。果然如土尊者所料,徐市兩人一起失蹤,姬丹不知其中幹係,反倒對高漸離不敢怠慢,派了名醫用心調治。如今雖然體力未複,病情已經好了十之八九。

高漸離聽了徐市經曆,沉吟許久。說道:“稷下的陰陽五行宗,我也聽荊坷說過。那是天下修仙的正派,他們挾持一個燕國的王族做什麼?”

反複思量不得其解。又聽及三公子這番變故,勸道:“燕國王室人丁不旺,沒聽過有個三王子。但姬丹既然如此重視,想必是頗得燕王寵信。他們這些權貴都是攻於權謀心計之人,背信棄義乃是常事,你不必太過傷心。”

徐市想起此事心中又是隱隱作痛,含淚稱是。當下梳洗一番,換了身幹淨衣服,就去打掃屋室庭院,儼然過回了先前的平靜生活。

過了兩日,居室又來訪客,原來蘇旭將要返回白石關,來向徐市辭行。

徐市連忙將他讓進廳房,高漸離也出來相見。高漸離早知蘇將軍的武勇,蘇旭亦久慕高先生的築技,今次聞名不如見麵,惺惺相惜,十分投機。

徐市看蘇旭雖然談笑風生,言語間難隱落寞之意,問道:“蘇大哥,你怎麼這就要回白石關?太子殿下還是不肯起用你嗎?”

蘇旭苦笑一聲,歎道:“太子連麵都不肯見我,隻派個門客來打發我回關。我寫了一封休整軍備的對策想請那門客替我上遞,他竟向我這不名一文的窮將官索要賄賂!唉,小人當道,國運如何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