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閘口,就是近乎真空的穀神星表麵。沒有大氣,沒有生物,沒有植物,一片漆黑。遠處依稀可以看到一層薄薄的光暈和三兩個光點,那是太陽反射在穀神星地平線的投影以及幾十公裏外的礦場。人類得以在穀神星維持生存,這些礦場提供的礦物及基本元素是最基礎的條件。
現在穀神星上生活著大約三萬人,這三萬人分散在兩個主要區域,學院區和開掘點,它們的作用顧名思義。這個星球上所有的生態穹頂,都源自於當年登陸這顆星球的‘麒麟艦’,都是以麒麟艦分離出來的艙室為核心建造而成。學院區前身是麒麟艦的指揮艙,開掘點的前身是麒麟艦上的采礦船。少年從出生到現在,一直生活在學院區,從來沒有去過開掘點。
他在學院區做清潔工已經到了第四個年頭,從來都沒有離開過這裏。學院區能源緊張,他駕駛的‘垃圾車’所用的能源是被嚴格控製的。垃圾處理站距離學院區的距離是十五公裏,‘垃圾車’充滿電最多可以行使四十公裏,剛好夠一個來回還有一點餘量。沒有電‘垃圾車’上所有設備都會停止工作,所以就算他每次出來都能看到十幾公裏外的光點,他也無法抵達那裏。不過他還是大致知道那邊的樣子的,學院區對所有適齡的孩子開放,父母在各開掘點工作的孩子也都來學院區學習。這裏是寄宿製,每個月放假兩天,屆時會有類似‘垃圾車’但是要比‘垃圾車’大好幾倍的‘車’送他們往返。他和其中一些孩子的關係還算不錯,偶爾會聽他們說起來那邊的情況。
四周一片黑暗,隻有‘垃圾車’的前燈照亮前方不遠的一塊地方。雖然路況不算好,但對少年來說駕駛早已是輕車熟路,四年間他每個星期都要出來兩次,哪個地方有隕石坑,那個地方有巨石,他都已經爛熟於心,閉著眼睛駕駛都沒有問題。況且,‘垃圾車’是在離地三米的高度飛行的,坑坑包包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少年的工作,是把垃圾車上的垃圾,都投入到垃圾處理站的熔爐裏麵。
這個所謂的垃圾處理站,當年麒麟艦上的一個損壞的動力爐。據說當年麒麟艦在著陸的時候出了點問題,導致這個動力爐損壞不能繼續使用了。但是動力爐裏麵的燃料卻還剩不少無法取出,於是就在當年動力爐墜落的地方修建了這個垃圾處理站。垃圾處理裝置可以把垃圾分解成最基本的元素顆粒,元素顆粒可以用來作為製造食物和水的原料,繼續循環供給人類使用。
看到垃圾處理站的門口,少年心裏難免又一陣苦澀,因為他想起這個動力爐內的燃料就是氦-3,算算現在這個時候應該還沒下課,或許蔣教授現在就在講這個動力爐的工作原理吧。
垃圾處理站是沒有人駐守的,也沒有這個必要。這顆星球上就這些人,不會有人腦袋發熱去破壞它。不過為了抵擋可能發生的隕石碰撞,垃圾處理站外麵還是做了鈦合金防護罩,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小房子。少年把車開過來,房子的門自動打開,他調轉了一下車頭,把車廂倒進小房子裏麵。他的工作基本就是這樣了,車廂進去之後,房子裏麵會有一個機械臂把它拿下來,垃圾倒進處理熔爐,然後再放回到他的車上,他把車開回去就完事了。
其實這個工作,完全可以交給機器去做。以前少年沒長大的時候,確實也是這樣做的。在他長大之後,考慮到維持一個機器人的能量消耗,這個光榮的工作就交給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