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秦家老六(1 / 2)

月窮歲盡之日,便是一年一度的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是合家歡聚的日子。

江陵府今日格外的熱鬧,準確地說,是江陵秦府格外的熱鬧,因為這幾日在江陵府之外的各路秦氏支脈都陸續回到秦氏主脈江陵秦府,共渡除夕夜,以及參加一年一度的族比,這支脈之一,便是安州秦家了。

此時,在秦府一座極其寬敞的大廳裏,坐了滿滿一廳的人,男女老幼,其樂融融。廳裏擺有十四張桌,上首一桌位居中央,桌前隻坐了一人,老態龍鍾,花甲之齡,滿臉歡笑,精神矍鑠,正是江陵秦氏的當代族主秦遠苻。

主桌以降,左右方向依次各擺了六桌,其中左首第一桌和右首第一桌卻與其他十桌也有不同,此兩桌與下麵的十桌略微拉開距離,更為靠攏主桌。

其中,右首第一桌代表著江陵秦氏的長老會,長老會的地位尚在主脈之上,僅次於族主,而這一桌也僅僅坐了兩人,一人年近古稀,須發皆白,眯著雙眼,似已入定,是長老會裏老輩人的代表,另一人卻還不到不惑之歲,雙目神光炯炯,精神抖擻,幹勁十足,便是前文裏提到過的“有間布莊”的創辦者,秦誌揚的六伯,江湖人稱秦老六,是長老會裏青壯派的代表。

而左首第一桌坐的是江陵秦氏主脈之人,和接下去的十桌一樣,坐了滿滿一桌人。

左右首第一桌以降,各有五桌,便是江陵秦氏的十個支脈所在了。分別為鄂州秦家,複州秦家,鼎州秦家,峽州秦家,嶽州秦家,歸州秦家,辰州秦家,沅州秦家,誠州秦家,以及安州秦家。此十家分支,皆是各州數一數二的大勢力,而此十州加上江陵秦氏主脈坐鎮的江陵府,便是荊湖北路的府州全況,幾可言之,荊湖北路不姓趙,姓秦!

此時,每桌都會看到有少年人站起來發言,言述自己此一年作過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然後由族主、長老會的兩名代表、以及其他各脈代表點評打分,當然不同身份的打分者所占權重不同,當然,族主、長老會代表的點評所占權重更大。不錯,正在進行的就是秦家族比,也就是因為這個族比,秦誌揚才會跑到大蘇山飛虎寨去,也才因此結識了四位兄弟。

此時,輪到最後一桌,也就是安州秦家了,安州秦家家主,也就是秦誌揚的父親,此時滿臉紅光,笑哈哈的,族比之前他已與秦老六通過氣了,秦老六聽說了誌揚的事跡,當時就讚不絕口,可以預見這次族比,安州秦家定能撈個好名次。

秦誌揚站起來,因為場中都是秦家之人,若要行起禮來,隻怕半天時間都不夠行禮的,因此,發言者隻需向場中所有人行個通禮即可,隻聽秦誌揚道:“誌揚要說的事是,誌揚和其他四個少年聯手挑了一個為禍五州、令百姓怨聲載道的土匪窩,土匪共計一百零八人全部授首孩兒和其他四個少年手下。請各位叔叔伯伯評點。”

詞語一出,當真是滿場皆驚,而後便是如雷的掌聲和誇獎聲。便是秦氏族主秦遠苻的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安州的小子不過十五歲,就有此等俠義心腸和勇氣,可喜可賀,既能挑了為禍五州的土匪窩,自然這腦袋瓜轉的也快,手上功夫也不會差到哪裏去,這樣的子弟才是我秦家的希望啊,便以這小娃子為標杆吧,笑道:“好樣的,我秦家的兒郎們,當以此為榜樣!”

秦家族主都發話表揚了,安州秦家眾人臉上自然滿是自豪之情,能得到族主的肯定,秦誌揚的心裏也甜甜的。

這個時候,秦誌揚的父親適時的站了起來,遙拜秦遠苻,淡淡道:“稟告族主,當夜犬子和其他四個少年挑了飛虎寨後碰上一位前輩高人,此前輩高人邀請犬子和其他四人入應天書院學習深造,過完年,正月二十便是報到的日子。”

此話一出,滿場皆靜,便是秦老六也一副“竟連六伯都瞞著”的神情看著秦誌揚,隻是這神情裏沒有指責,更多的卻是賀喜、鼓勵之意,秦誌揚對這個六伯頗為敬愛,努了努嘴,示意是我老爹讓我保守秘密的。

靜之後,是更為激烈的反應,誌揚竟然被應天書院錄取了?!這可是多少支脈子弟夢寐以求的好事,竟然生生地發生在了自己的族親兄弟身上,便是秦遠苻也是笑的胡子亂顫,心中暗氣,你們倆父子,有喜事不一下子說完,卻來這一出,成功地為安州小子造足了勢,隻怕這次族比,一向倒數的安州秦家要奪頭魁了。

秦遠苻的餘光瞟了下端坐於主脈桌旁的秦翰襲,秦翰襲是主脈嫡長子,如果沒有意外,將會是江陵秦氏下下代的族主,但見秦翰襲一臉嘉許、認同的望向秦誌揚,臉上並無嫉妒、憂慮、不快之色,秦遠苻心中暗讚,不錯,這才是上位者應有的風範。

秦遠苻開口道:“誌揚,這可是一件大好事,翰襲也將成為應天書院這一屆的一員,你們這一輩中,你和翰襲是可是最早進入四大書院,你們倆進了書院,要互相扶持,好好深造,給其他小子樹立好榜樣,知道嗎?”

“是,孫兒謹記族主教誨。”

“可知是哪位前輩?他既賜你入應天書院之券,我們秦家也要有所回報才行。”秦遠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