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皆訝然,竟是那夏王子舍命救了萬山公一命。
“那夏王子自然是來找我高祖繼續切磋的,卻恰巧救了我高祖公一命。我高祖和那夏王子以武會友,不打不相識,夏王子更是舍命救我高祖於危難之間,兩人其實惺惺相惜已久,高祖便提議和夏王子結為八拜之交。那夏王子也是性情中人,拋下皇室尊貴身份、漢胡血統之別,和我高祖公義結金蘭。當時高祖一身重傷,而且還心掛宋遼前線戰況,便和夏王子約定了前線戰況一了必和夏王子大戰三百回合、豪飲三百杯。夏王子擔心高祖會半路再遇截殺,便一路陪伴高祖公到了澶州城!然後夏國傳來夏國老國主病逝的消息,夏王子便急匆匆趕回去爭奪皇位了。高祖便言道前線事了,便去夏國找那夏王子。高祖養好傷便去了宋軍前線,斬了遼軍統帥。高祖若非創出了第九劍,怕是也不能萬馬軍中瞬息之間斬了那遼國第一高手。”沈昭義道。
“等到宋遼前線事了、高祖去夏國找夏王子時,夏王子已然成了夏皇。兩人切磋之下,高祖心中震驚,穩固了獨孤九劍第九劍的高祖仍然無法戰勝夏皇。兩人切磋了一月餘,過命的交情使他們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友,高祖也從夏皇那兒知道了一些先前隨青衣門襲擊他的四大高手的信息,都是一些陳年辛秘了,高祖於手劄上並未說是何人,當是怕後世子弟向其尋仇。那四個人的勢力一定頗為龐大,牽連眾多,不然高祖不會如此忌憚,事後也並未去找回場子”沈昭義歎道,而後又恨聲道:“我若是劍法有成,必會去找出當年那些人背後的勢力,不報此仇,誓不為人!”竟是無比堅毅的神情。
“昭義哥,到時候我去幫你”小禮兒道。
沈昭義嗬嗬一笑,全未放在心上,隻當小禮兒是一句戲言。小禮兒卻是心中真有這樣的決定,才會有此一說。萬山公為國為民,兩次在大宋國國難麵前力挽狂瀾,是其心目中的大英雄,當年卻險些被那些人圍攻殺死,這是他決計不願看到的。若非當年萬山公斬了遼帥的頭顱,隻怕東京城也要被遼軍一鼓作氣而下了。那現下宋國是個什麼境遇就不得而知了,總之不會有澶淵之盟後的百年和平了。
“那時宋遼連年征戰剛剛結束,我宋國軍隊疲憊,國家也需休養生息。但那夏皇正是氣血旺盛之時,夏國便如那夏皇一般,連年的修養已然國力強大,夏皇便想對大宋發動攻伐。又過了兩年,大約是那夏皇武功大成、夏國也準備充分了吧。夏皇便激將大宋朝廷,立了個五國論武,於我大宋國都東京城大相國寺,廣邀大遼、夏、大理、吐蕃以及東道主大宋五國八方的高手,名為以武會友、增進各國友誼,實為以武力震懾、彰顯他夏國國威!他想在五國論武上大敗五國八方高手,震他夏國聲威,激升起其夏國士氣。當時五國八方、浩土神州,他忌憚者唯我高祖公一人,料想曾救過我高祖之命,兩人又是八拜之交,我高祖當不會出手為難。”
沈昭義歎了口氣,又道:“但是他錯了,古來都是先國後家。國難麵前,民族大義重於泰山,私人感情輕於鴻毛。我高祖曾言,若非夏王子要伐宋,他和那夏國主會是一輩子很好的兄弟。但是,過命的交情在國難麵前,便輕如鴻毛了。所以,高祖要出手。他明白,隻要那位功蓋四方的夏國主敗了、傷了,夏國的攻伐便不攻自破。所以,高祖要出狠手,即使不能擊殺夏皇,也要將其重傷。”
“後來的結果是,雙方仍然不分勝負。但畢竟不再是先前高祖公和夏國主之間的武學上的切磋,這次而是要性命相搏,高祖的獨孤九劍殺招盡出仍然殺不了那夏皇。最後高祖是拚著硬挨下夏皇一記殺招披羅掌,一劍連挑夏皇周身九處筋脈。那夏皇是不可妄動真氣了,而高祖則硬壓下了披羅掌。所以台麵上,高祖贏得很光彩。”
沈昭義道,“那一戰後,夏皇九處筋脈斷裂,一身武功已然折了一大半,而他也沒想到高祖竟會對其性命相搏,心灰意冷,他回國後便傳了皇位,從此不知所蹤。而夏國的伐宋之心也就此消散。”
四人聽罷皆是不勝唏噓。兩個惺惺相惜的武學強者,兩個有著過命交情的八拜之交,卻因身處不同陣營而要性命相搏。真是世事無常啊,也許今天是你的兄弟,明天變成了你的敵人。
“我高祖隕落時遺訓有二。其一:後世子弟若是有能力,便於夏國皇室危難之際相助一二,以還昔日救命之恩、負義之過。其二:後世子弟若非劍法大成,不可顯露劍法,以免招來殺身之禍。”
“今日遇到四位兄弟,緣分使然,若是我們都錯開了時間,孤身前來,隻怕都要葬身於此。對於四位兄弟,我頗有相見恨晚之感。所以便未有隱瞞,我若是因此而招來殺身之禍,便算我看錯了人。”沈昭義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