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第一個站了起來,“這小還丹藥力當真不錯,我現在隻覺內傷好了大半,外傷口也愈合了大半。”又道,“看來這就是天意,本來我們各個不同時候出現,都會殞命,從此這汙濁的江湖就會少了五位少年俠客,將來也就少了五位曠世大俠。而飛虎寨依然為禍四方。天意讓我們一起出現,合力拔掉了飛虎寨,為這世間保留了五位俠客。一個手指做不了什麼,而五個手指便可握拳出擊。我提議,我們五人效仿桃園三結義,義結金蘭,來共同匡扶這世間的正義。”
“好!我讚成。”
“正和我意。”
“理當如此。”
“可惜無酒,不然當痛飲三大碗。”
“哈哈,這裏有酒,卻下了軟筋散,不可暢飲。等下眾位兄弟隨我下山去安州秦家的酒樓,我定要一盡地主之誼。”
“甚好甚好,我們五兄弟今晚定要痛飲。”
其餘四人也站了起來,金瘡藥和小還丹確實發揮了功效。
朗朗明月下,五人圍成一個小圓圈,跪於地上,右手指天,對著八拜,誓曰:“念楊世行、青少、秦誌揚、沈昭義、張仲禮,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匡扶正義;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按年齡大小拜楊世行為大哥,青少為二哥,秦誌揚次之,沈昭義為四弟,小禮兒為五弟。
“是時候了。”驀地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
———竟然還有第六人!
循聲望去,隻見五人前方十米處立著一位老者。若非這裏再沒有其他人,五人決計想不到老者竟是在對他們說話。
五人心中莫不震駭,竟然還有第六人存在,他是什麼時候出現在院子裏,出現在五人之前十米處的?他是怎麼出現的?五人竟然絲毫沒有察覺。
“唉,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老者歎著氣,“年輕人做事,要做能擔得起的事,若是因此惹下大禍,唉,既然已經錯了,那我就送你們一場造化,今日之因種下日後何果,還要看你們自己的造化了。”
老者說的話玄之又玄,五少雖然聽不懂,卻也沒敢去出聲打擾。
“從你們身上,我看到了年輕時自己的影子。小家夥們,很好。”老者雖是在誇讚五人,但他的聲音卻古井無波,平淡無奇。而後抬首望天,似是陷入了回憶。那老者背對五人,粗葛布袍,白色布鞋,頭發灰白,披灑雙肩,給人一種孤高而又蕭索之感。
五人知道一定是碰到了前輩高人,雖然還不知前輩來意,但聽其話語當無惡意。五人心下稍安,沒有出言打擾,靜等老者下文。
“隻是當年我孤身一人,而你們今日卻都有四位結義兄弟。”老者從回憶中拉回思緒,道:“萬山公的後人不當流落江湖、埋沒草莽。你們兄弟五人可願入我應天書院。”
———應天書院!
便是未涉江湖的小禮兒,也聽說過應天書院的鼎鼎大名!
自魏晉時起,書院盛行。那時的書院還僅僅是字麵意義上的書院,即培養文人抑或政客的地方。及至大宋建立,太祖皇帝禦封四大書院。這四大書院有別於其他一般書院,不僅培養文人,還培養武將。於文人墨客而言,這是四大書院。於江湖豪傑而言,這是四大武院。四大書院內部皆分文院、武院。文院自然和其他一般書院的作用相同。而武院,則是培養武者的地方,為廟堂造將,為江湖育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