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三年光陰(過渡章)(3 / 3)

劉備的算盤打得非常好,諸葛亮也自信滿滿的認為天下無人是他的對手,連施詭計屢敗董卓軍水軍,可惜諸葛亮在這裏遇上了他命中注定的對手--司馬懿,當康鵬接到消息時,第一條命令就是把他的另一名義子司馬懿推上前線,也是任命為參軍,專門讓他對付諸葛亮。而北上的曹操軍不走多遠就被迫撤軍,田豐建議董崇派龐德到高唐采取堅壁清野的堅守戰術,絕不允許龐德出戰,又派張遼和徐晃南渡黃河,猛攻東郡,自己根本沒主意的董二當然言聽計從,曹操沒想到田豐膽子大到敢置董卓軍後方於不顧而包抄自己的後方,包圍高唐城不到半個月,曹操就接到張遼徐晃軍大敗東郡守軍的消息,曹操隻得乖乖撤軍,董卓軍北麵的威脅輕鬆解決。

司馬懿初次用兵,龐統和董卓軍眾人都不大看得起他,認為他隻是靠攀龍附鳳上來的乳臭未幹的黃毛小兒,並讓司馬懿參與軍中大事,隻給司馬懿率領一支三千人的騎兵--表麵上看是讓司馬懿帶冷戰時最強的騎兵,可江南河流縱橫,騎兵反而沒多少作用。但司馬懿並以龐統等人爭辯,隻是靜靜的等待機會,當魯肅和龐統率領董卓軍主力與劉備軍僵持不下時,司馬懿率領鐵騎突然渡過長江,奇襲劉備軍糧倉所在地濡須塢,雖然諸葛亮反應迅速及時派兵回援,司馬懿功虧一簣,但是打亂了劉備軍的軍隊部署,魯肅和龐統沒有放過這個機會,一氣的窮攻猛打劉備軍抽調兵力後的薄弱地段,劉備軍陣地被董卓軍分割後無計可施,隻得班師回軍。劉備軍撤軍時,所有董卓軍將領都叫嚷著要追擊,但司馬懿堅決反對,認為諸葛亮奸詐,劉備久於用兵,肯定在退路留下埋伏,魯肅認為司馬懿說得有理,強行將追兵收回。事後也證實了司馬懿的先見之明,劉備軍居然在巢湖西側高處埋有伏兵,並且準備掘湖器械,如果董卓軍追擊,劉備軍掘湖放水,那後果不堪設想。

經此一役,司馬懿聲名鵲起,接下來初平七年和初平八年狗急跳牆的劉備軍接連三次進攻江南,都被司馬懿利用長江天險以堅守戰術耗光劉備軍銳氣與軍糧,被迫撤兵,無功而返並且空耗軍力民力。但司馬懿的烏龜戰術也激起了董卓軍將領的強烈不滿,認為天下無敵的董卓軍不應該用窩囊的保守戰術堅守,應該主動出擊,與劉備軍決一死戰。

初平九年七月初十,遠在長安的康鵬接到來自江南的加急電報,康鵬不敢怠慢,立即招來賈詡等人商議,賈詡進來時,康鵬劈頭蓋臉道:“文和,子魚,諸位,江南急電,劉備小兒五天前親臨合肥,率領太史慈軍團南下,看來大耳賊又想打江南的主意了。”

“大耳賊狗急跳牆了。”賈詡輕蔑的說道:“豫州和淮南被我軍連續破壞,大部分郡縣今年將要顆粒無收,大耳賊軍中缺糧,隻好打我軍江南糧倉的主意了。”

“大王,經過三年的調整,我軍現在兵強馬壯,糧草充足,軍械齊備。”許靖建議道:“大王是時候親征,一舉蕩平曹劉逆賊了。”

“許大人言之有理。”賈詡也附和道:“三年的經濟封鎖和破壞,青徐豫三州境內民生凋落,軍民食不裹腹,已經到了我軍統一華夏的時候了。”華歆隻是微笑,並不說話,康鵬親征,他就是後方老大,華歆可不敢讓康鵬覺得他有當後方老大的迫切心情。

康鵬沒有立即答應,而是盤算良久後方才說道:“雖然大耳賊軍中缺糧,但還是有一些糧草,此次他南下勞師遠征,孤覺得讓他耗光這最後一絲元氣,孤再動手,我軍征戰徐州會輕鬆上許多。”說到這裏,康鵬抬頭道:“給魯肅下令,讓他繼續堅守,一定要拖垮劉備,不許讓劉備跨過長江半步。”

康鵬負責傳送電報的親兵匆匆答應,康鵬又叫住他,“等等,再加上一條給司馬懿的,告訴司馬懿,這兩年來,他擔任參軍與諸葛亮擔任參軍大戰四次,我軍損失士兵三萬四千一百一十人,他隻消滅了劉備軍兩萬五千二百九十三人,孤也不要他利息,這一次,起碼要替孤把本錢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