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冀州混戰(2)(3 / 3)

“再快些,提起精神來!一群廢物,沒吃飯嗎?”袁紹罵出口才想起士兵確實沒吃飯,正焦急間,前方鄴城內忽然一聲炮響,袁紹軍四麵喊殺聲大起,西麵先衝出一軍,當先一人座下赤兔馬,手中方畫戟;鄴城城門大開,一大將當先殺出,正是董卓軍老將李傕,東麵殺出的董卓軍大將卻是李傕的老搭檔兼老冤家郭汜,就連袁紹軍後方都有一支董卓軍殺出,而且還全部是董卓軍的鎮山之寶——西涼鐵騎,率軍的大將白馬銀槍,正是袁紹軍曾經的舊將常山趙子龍。

“殺!”呂布的度最快,當先殺入袁紹軍陣中,有如虎入羊群,第二個殺入袁紹軍陣中的是趙雲,一杆逆鱗槍使得好比臘月瑞雪,紛紛朵朵,士氣低落的袁紹軍割麥般倒下,而因為沒有參與偷渡陰平導致軍功爵位輸給老冤家的郭汜更是奮勇,大喊著“活捉袁紹”直取袁紹中軍,郭汜這麼賣命,李傕當然不願給他騎到自己頭上機會,也是奮勇殺入袁紹軍中軍,矛頭直指袁紹,袁紹軍四麵受敵,又士氣低落,那裏抵敵得住,外圍部隊四散而逃,袁紹中軍被徹底包圍。

情急之中,袁紹大喊,“若不死戰,我等死無葬身之地!”親自率領三個兒子奮力衝殺,沮授也在危急中向袁紹軍獻計,“主公,西麵乃是呂布,南麵是趙雲,我等無一是他們的對手,隻有北麵的李傕與東麵的郭汜最弱,我軍往東北衝,必能衝出一條生路。”袁紹情急中顧不得猶豫,指揮軍隊往東北突圍,果然壓力遠較西南為,一番苦戰,袁紹的三個兒子都受了箭傷,大將蔣義渠與汪昭等人也死於亂軍之中,總算殺出血路,但袁紹帶到鄴城的三十多萬大軍,能與袁紹一起衝出重圍的,已經不到萬人。

袁紹中軍向東北突圍去了,擔任進攻冀州的董卓軍主帥賈詡大喜過望,忙在城頭上揮動令旗,指揮趙雲軍緊追袁紹不舍,而呂布、李傕和郭汜部隊繼續包圍袁紹軍殘餘部隊,激戰之中,董卓軍上下一起大喊,“投降不殺,投降不殺!”鄴城城中也由冀州百姓推出大量食物,用冀州方言高喊,“老鄉們,投降吧,放下武器就有飯吃!”袁紹軍軍中無主,又累餓交加,紛紛放下武器投降,成建製的倒向董卓軍,就連四散而逃的士兵也有不少跑回來投降,隻為換取董卓軍的食物,到了下午時分,殘餘的袁紹軍全部投降,董卓軍不費吹灰之力,便解除了十餘萬袁紹軍的武裝。可憐袁紹做夢也沒想到,他氣勢洶洶的三十餘萬大軍,不到一時間就被董卓軍打敗,而且還敗得這麼慘。

先不董卓軍在鄴城外圍收容鋪蓋地的俘虜,單袁紹率殘餘部隊倉皇向東北逃竄,趙雲按賈詡的吩咐,追擊袁紹不緊不鬆,既不將袁紹逼得被迫決一死戰,又不讓袁紹徹底逃脫,待到傍晚,便逐漸將袁紹逼到距離鄴城東北百餘裏的鳳凰山下。

“活捉袁紹!”袁紹軍正倉皇逃離間,前方喊殺聲大起,一隊董卓軍迎麵殺出,為一員大將拍馬出陣,大喝道:“我乃康王座下大將臧霸,袁紹快快下馬受降!”袁紹自然是不肯投降的,隻是士兵都已經人困馬乏,實在無力再戰,沮授急諫道:“主公,我軍疲憊不可再戰,這鳳凰山山高路險,易守難攻,可上山暫避。”袁紹無奈,隻得率軍逃上鳳凰山,臧霸與隨後趕來的趙雲部隊也不上山追殺,隻是將鳳凰山團團包圍,紮下營寨,以作長遠之計。

是夜,袁紹軍在山上殺馬獵獸而食,稍作休息,夜深,袁紹軍士兵盡皆啼哭,或哭喪兄失弟,或哭棄伴亡親,露宿荒野的袁紹與三子聞得哭聲,袁紹不禁悲從心來,也抱三子大哭,正悲傷間,沮授巡山歸來,向袁紹諫道:“主公,我軍已被董賊包圍得鐵桶一般,恐難逃脫,得另尋脫身之計。”

袁紹抹淚道:“悔不聽田豐良言,引狼入室,落到如此地步,本公現在六神無主,如何脫身,還望先生獻計。”

“硬衝是很難衝出去了。”沮授沉吟道:“好在這鳳凰山山路險峻,可以堅守,如今之計,隻有使人向廣平、幽州求救,讓審配等人兵來救。”

“審配遠在幽州,隻恐救之不及。”袁紹大哭道:“董賊為奪冀州,定然對我軍猛攻不止,隻怕我們堅持不到審配來救。”

“主公所言極是。”沮授雙膝跪倒,對袁紹磕頭道:“還請主公派人向曹操求救,許與冀州土地一半及交出殺害曹操父親的凶手呂曠和呂翔,我軍與曹操唇亡齒寒,曹操定然兵來救。”

欲知後事如何,袁紹能否逃出生,請看下章。